3)908.这西方的记者啊,就是快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名记者见状,又追问一句。

  “玛利亚主席,那是女的吗?是那位安娜博士吗?”

  还未等玛利亚做出回答,这名记者就被两名壮硕的安保人员给直接带走,只留下短暂的尴尬沉默。

  眼见还有一些记者想要刁难,玛利亚便制止了上半场的新闻不会,并以此为契机,道出了这次新闻发布会的一个重要内容。

  属于苏联的永久居留证。

  当玛利亚道出这个重点时,大部分记者都是一脸懵圈,尽管首先提出永久居留证概念的是美国,但现在的美国还没有大规模使用。其他国家就更不用说了,几乎都是以国籍为主。

  但从美国到来的记者就不一样了,在听到这个关键词后便立马做出记录。

  在记者的各种拍摄和记录下,玛利亚缓缓地道出了苏联的永久居留证的特点,还有属于它的权利与义务。

  “一般来说,获得永久居留的主体,还是外国人,并不是苏联公民,所以不会加入到苏联国籍。”

  “但是,获得永久居留证资格的外国人,可以凭借有效护照和永久居留证件出入苏联国境,无需另外办理签证等手续。”

  “权利义务方面,也同样如此。”

  “除去政治权利和法律法规规定不可享有的特定权和义务外,原则上,和苏联公民享有相同权利,承担相同义务。”

  随后,玛利亚又将怎么样才可以获得苏联永久居留证的方法,告知给众人。

  原本很多人都对这个永久居留证充满期待,毕竟这可是苏联的永久居留证。

  然而当他们听到永久居留证的条件后,逐渐失望。

  因为,就以他们的条件而言,这实在是太苛刻了。

  一名记者就对此向玛利亚提出质疑。

  “玛利亚主席,你所说的永久居留证条件,是否过于苛刻?苏联的永久居留证条件甚至比加入英国国籍都要困难。”

  对此,玛利亚则摇着头做出解释。

  “永久居留证所代表的,可不仅仅是一张证件,而是苏联对其的杰出贡献与能力认可。”

  又有一名记者问道。

  “如果那人是美国国籍的呢?他也是否有机会得到苏联的永久居留证?”

  “当然。”玛利亚微微一笑:“无论是美国、英国、法国亦或是加拿大、日本、震旦,都能有机会获得苏联的永久居留证。”

  “我们不分国界,不分人种,不分民族,只要你是真心为世界革命事业做贡献,为人类的文明与科学做贡献,苏联都会给予高度关注。”

  “而能够获得我们的第一张永久居留证件的人,将会是历史性的第一人。”

  说到这里,玛利亚环顾四周一眼,带着一丝微笑,向记者们宣布了第一位获得者。

  “在这里,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这位历史性的著名科学家尼尔斯·玻尔先生。”

  说吧,伴随着记者的吵杂声,一名脸带笑容的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