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0.整装待发,赶赴波兰_红色玛利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些人跑个百来米就已经没力气了,更不用说跟身强体壮的德国大兵拼刺刀。

  这种现象几乎在俄国的每一支军队里出现。

  主要原因是因为俄国的基层人民实在是过得太贫苦,以至于能够符合兵源素质的百姓,实在是太少。

  在斯托雷平改革期间,他也曾经对俄国军队进行过部分影响。

  例如征兵要求的提高。

  但这一要求并没有实施下去,因为作为士兵来源地的基层,几乎达不到斯托雷平所定下的身体素质要求。

  只不过,因为他的改革确实让俄国经济得到了改善,基层也同样在俄国政党左翼的政策上逐渐得到了改善。

  可即使如此,与德军作对比的话,几乎是被碾压的级别。

  唯一能够给德军造成威胁的,只有人数上的优势。

  俄国压路机,是其他国家给予他们的称呼。

  但也就仅限于俄国的人数而已,至于他们的战斗力,从不放在心上。

  尼古拉大公的作战思路很清晰。

  如果德军要进攻,那么他们就防守。

  如果德军不进攻,那么就由他们来进攻。

  唯一可惜的是,玛利亚压根就不想到东欧战场上去。

  在一战中,无论是东线战场亦或是西线场,都是地狱级别的存在。

  可是摆在玛利亚面前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遵从命令,成为第四集团军的指挥者。

  走出冬宫之后,一辆又一辆运载大马车开始对物资进行运输。

  圣彼得堡是整个俄国的政治中心,但同时也是俄国最大的工业城市。

  在决定开战之后,圣彼得堡便开始进入战争模式。

  无论是哪一座工厂,都开始了无休止的运作。

  一大批一大批物资,正源源不断地往列车站送去。

  列车的蒸汽充斥在整座城市,浓厚的烧煤气味,满溢在大街小巷。

  人与人之间来回穿梭,不知情的人正目瞪口呆地注视着这里的一切。

  唯有少数人,脸上浮现出一丝狂热,又或是恐惧。

  眼前的景象毫无保留地呈现在玛利亚眼前。

  那双蔚蓝色的眼眸,仿佛将这座城市完全定格在眼内。

  “主席?”

  紧跟在玛利亚身边的雷泽诺夫,略带担心地问了一声。

  他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事情。

  无论是谁,但凡要进入冬宫,都不能携带自己的护卫。

  这是从叶卡捷琳娜时代定下来的规则,因此就是雷泽诺夫,也只能在外面干等着。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渐渐发现这座城市似乎在高速运作起来。

  但这种运作,其方向并非发展,而是某种更为激烈的,更为大规模的方向。

  一股不详的预感从雷泽诺夫心底深处浮现而出。

  不知为何,这股不详,让他感到了一丝担忧。

  等到玛利亚出来后,那满脸愁云的样子,就更让雷泽诺夫紧张。

  莫非真的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见玛利亚没有回应自己,只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