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8章 通幽(求订阅)_从崂山弃徒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沈墨继续开讲修行九境,

  “凡修行者,天人以下,皆脱不开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行九境,便是贯穿这八字的始终。我要讲的第一境唤作‘窍动’。”

  “人身有九窍,九窍不通百病生。”

  人体九窍是指两眼、两耳、两鼻孔、口、尿道和肛门。

  九窍通畅,则自然身强体健,百病不生。如此一来,炼精化气自然比常人要容易。

  沈墨讲窍动,便是通畅九窍之法,使其活泼灵动。

  其实修炼者,无论什么功法,都有涉及到这方面,譬如呼吸法就涉及口鼻……

  但是沈墨一字一句,将九窍如何修炼的办法说得极为透彻,各人可以自行领悟,创出合适自己的法门。

  来听道的众人倒是用不上,可传给弟子,能少走一些弯路。

  这一点对修行基础的夯实,足以对后来的修炼者,产生深远的影响。

  “第二境曰养神。”

  众人本以为窍动之后,就该讲述炼炁。没想到沈墨对此只字不提,反而说了更为深奥的“神”。

  未曾炼炁,便开始讲“神”,是否有些拔苗助长?

  接下来沈墨的话更让他们摸不着头脑,因为沈墨讲的养神并非什么打坐冥想,而是讲述种种戒律,这些戒律无一不针对七情六欲。

  “修行人当持戒,以戒律约束自身的杂念。收束杂念,神魂自然得到滋养,久而久之,过目不忘,一心两用,自也不难。”

  沈墨顺道还拿了古墓派的十二少和十二多来举例,

  “少思、少念、少欲……少恶。多思则神怠,多念则精散,多欲则智损,……多恶则焦煎无宁。”

  众人以往也知一些壮大神魂之法,可是从没有沈墨说得如此详细。只要照着沈墨的说法去做,即使没有修行“上清内景法”之类的修炼神魂的法门,照样能壮大神魂,且削减走火入魔的风险。

  可以说沈墨讲述的修行第二境,在尚未炼炁前,居然就打下了炼神的基础,而且并非拔苗助长,反而是有理有据,有种水到渠成之感。

  “我说这些,乃是讲述修行的一个根本道理。那就是修行先修心,正所谓欲修其行,先修其心。心不治,则无以炼炁。”

  自来修行人喜欢找宁静淡泊、处事泰然的人,称之为修道种子。

  可照着沈墨的方法持戒而行,自然就能成为这样的修道种子。其实各家各派皆有持戒之法,但说得如沈墨这样透彻的,还是头一遭。

  “欲修其行,先修其心”更是说到点子上,教人不得不钦佩赞叹。

  接下来该说第三境了,大家以为第三境总该说到炼炁了。结果沈墨不说炼炁之事,反而说起古音来。

  乃是道门佛宗的古音。

  以往大家念诵高深的经文,都要求用古音来发音。

  但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沈墨却将这一点说得透彻。

  古音的音节能震动骨髓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