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揭开王雅维未婚夫的庐山真面目 [推荐票加更]_带着房子穿古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望月楼之所以叫望月楼,大概是因为它是整个承康坊最高的建筑了,足足有三层楼高。

  要知道,在古代,虽然工匠的技术已经达到了可以盖七十米高的雷峰塔的程度了,但在城里面,大家却很少敢这么莽地盖高楼。

  一个是这么高的楼,不方便,也不实用,古代的人口密度还不需要人叠人地去住,一家一个小院住着多舒服。

  另一个就是,城里总会有些权贵人家,宅子广阔,若是有比较高的楼。那么很容易通过这些高楼窥视到贵人家的情况。

  所以在城里面二层高的楼还有一些。三层及以上的就不多了。几乎每一个能盖这么高的酒楼也好,首饰楼也罢,都是背后有后台的。

  王纶是一个话多的性子,此时就唧唧喳喳地把这栋楼的背后主人倒了个干净:

  “这楼呢,其实是上任府尊来晋州府任职的时候,在这里置办的产业,那时候府城不少好地段的铺子都被他想法子夺了去,难免得罪了人。”

  宋筠了然地点头,想也知道,能盖了这么高的酒楼,如此高调的行事风格,那绝对是留了满头的小辫子等着人抓呢。

  宋念作为立志考进公务员队伍的考公人士,自然对此了解。但宋家其他人却是第一次听,此刻都很感兴趣地盯着王纶看,催促他继续往下说。

  王纶被人这么瞩目地看着,兴致就更高了,继续往下说:

  再加上魏县大旱,赈灾款却迟迟不到位,皇上派了钦差去查,最后被发现是他联合府城上下官员,沆瀣一气贪污了去。”

  宋云激动地想,世界线连上了。这个魏县大旱,不就是她刚穿越过来的时候迷迷糊糊地听宋念对沈氏说的那个魏县吗?她还记得那年的粮食涨价,宋老太太念叨了好多次,还对着她说过:

  “家里多了张嘴,又得多花钱买粮食。”

  事实上那时候的宋筠,也就是喝点米糊糊而已,可见这老太太当年有多小气吧啦重男轻女。

  王纶看到望月楼附近摆着的唐家的赠月饼摊位,补充了一句:

  “哦,对了,当年派的钦差,其实就是如今的唐大人。等上任府尊被斩后,我们的唐大人就做了晋州府的父母官。”

  这皇帝的驭下之术,简直就跟养蛊似的:你把他拉下马,这官就让你做。

  那只要脑子清醒的官员,就不会被对方的威逼利诱所打动,肯定会卯着劲儿地找出对方的问题。

  不过,可见唐大人的确也是简在帝心啊。五六年前的事,那时候他多大?估计也就三十出头。三十出头的宋念还得意于他的举人身份呢,可唐大人都开始一府的长官。

  想到这里,宋筠神情微妙地看了一眼自家老爹,很想说,您还不努力吗?我也想做四品官家的小姐,哪怕让我做个县令家的小姐也成。

  与此同时,宋老太太也看了眼宋念。心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