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2章:若心添乱(上)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怀仁忽然想起一件事来,当初托尼贵从环州运送第一批牦牛去东京城的时候,路上遇上了一拨契丹人尾随。笔~趣~阁www.biquge.info

  后来这些契丹人尾随了几天,慑于护卫牦牛队伍里内卫的武功,他们并没有出手进行打劫或者破坏,而是转头向西而去,不知所踪。

  杨怀仁从如今的情况来判断,不得不把这个契丹商队和那一拨图谋不轨的契丹人联系到一起。

  如果这样想来,这些契丹人就跟辽使耶律迪迪有莫大的关联了。他们来环州做什么?难道只是监视杨怀仁这么简单吗?

  耶律迪迪从杨怀仁那里得到了救命的药膳良方,按说短期内应该不会对杨怀仁有什么企图,但是杨怀仁并不十分确定这一点。

  有句话说得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辽对大宋的态度,是早晚都想吞并了的,而契丹人对于汉人的态度,也只有征服和奴役,燕云十六州的汉人生存现状,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耶律迪迪如果觉得不再需要杨怀仁了,那么下了决定要杀了他,也是一种选择。

  不过杨怀仁很怀疑凭借契丹人的智商,能不能想出这么一个一石二鸟又坐山观虎斗的妙计。

  陷害了杨怀仁,又鼓捣的宋夏兵戎相见,最乐见其成的,自然是契丹人了。两个邻国出手打架,大辽自然可以先等两边打的你死我活的时候,再出面调停,从中攫取最大的利益。

  比如,让大宋不得不答应他们提高每年岁币的要求?

  杨怀仁想到这一层,心中大叫不好,万般期盼着耶律迪迪没有这样的脑筋,能想出这么一条阴险无比的诡计来。

  现在估摸着耶律迪迪正在千方百计的满世界的去寻找杨怀仁给他写的那个秘方上的药材,很可能顾不上继续跟大宋朝廷就岁币一事讨价还价。

  但是如果耶律迪迪早有妙计,利用杨怀仁挑起宋夏之间的争端,然后等两边刀兵相见,这时候再站出来装模作样的替大宋解围,实际上是坐收渔翁之利,到时再狮子大开口,就不怕大宋朝廷不会无奈之下委曲求全。

  要事实真是如此的话,那么耶律迪迪也太心机了,十足的一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难道梁乙檀的死,真的跟契丹人有关系?

  正当杨怀仁愁眉不展的时候,一柄飞刀从窗外射入了房间内,刺入了杨怀仁面前的方桌上。

  小七反应最快,第一个冲出了房间,可惜屋外并没有人。连他也觉得不可思议,以他的轻功,能从屋外射一柄飞刀进来不被他发觉,而这个人射完了飞刀只有又能不知不觉之间逃的无影无踪,那么这人的轻功,起码不在他之下。

  小七还在犹豫要不要追出去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杨怀仁忙喊住了他。从桌子上拔出那柄飞刀,扯下了扎在刀的上一张小字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