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085章 越俎代庖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泾曾经想到过这一趟来辽东,他们会得到什么,可刚才的场面,连他也有点惊讶了,仿佛产生了错觉,这里并不是辽国的土地上,而是在大宋的土地上。

  他越来越明白大帅说的话,这天下的人,生来本没有什么不同,是后来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而产生了隔阂,这才有了不同。

  也就是说,这种不同是人为的,而不是天生的样貌不同所造成的。

  宋军北上,也不是统一行动,徐泾把大队分成了许多千人的分部,各自携带了许多粮食,几乎除了留下来最基本的大军返程的用度,剩余的粮食全都拿出来接济受到战乱影响的灾民了。

  宋军每到一处,都能遇上各色各样的灾民,这里边除了契丹人、曷苏馆人以及各族的百姓,也有很多生活在辽东的汉人遗脉。

  这些汉人早在宋朝立国之前,就已经被契丹人逼迫着迁移到了辽东来,从开垦荒地到种植粮食,他们已经再次繁衍生息了百余年。

  他们虽然很明显是汉人的生理特征,但生活习惯上,很多已经受到周围各民族的影响,和汉人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在他们的意识里,其实对大宋也没有什么感情了,但是血脉之中,对来自大宋的汉人还是有一些与生俱来的亲近之感。

  他们在女真侵袭辽东的日子里,受到的伤害和其他各族百姓都差不多,粮食和金属器物几乎被掳劫一空。

  在城镇里的人或许还有一些善良的富人能拿出点粮食来救急灾民,但在乡下,生活下去就变得更加艰难,很多乡下农民都面临着食物危机。

  按照以往的习惯,等待明年的春粮下来,还有小半年的时间,这段日子要么只能挖野菜啃树皮勉强活下来,要么只能携妻带儿背井离乡出去逃荒。

  眼下似乎连逃荒的路都被堵死了。

  北边是残暴的女真人,他们自然不敢向北走,东面的高丽早就封闭了国门,从来也没打算救济这些不是契丹人的灾民。

  辽东不论是受到水灾还是兵祸的影响,去哪儿大概都没有生路,剩下向西,也别还没有退去的大水所阻挡了。

  本来大家只能留下来,自发的残忍舍弃了老人和妇人,让年轻人和孩子争取勉强活下来,继续繁衍。

  现在好了,宋军来了,他们带来了粮食,免费分发给大家,连一句感恩的话都不用,扔下粮食之后,宋军便离开了,看这意思,是还要去别的地方救济其他的灾民。

  百姓们内心里很复杂,想了半天才明白过来,这些宋军是汉人,使他们血脉相连的亲人。

  也许他们留下的来的粮食也并不是很多,可对这些连一粒米都没有的穷苦农民来说,这就是他们熬过这个冬天的最根本的需要了。

  只要熬过这个冬天,来年的收成不管还能剩下多少,总是能让他们整个村子,整个族群活下去的。

  十几支宋军的队伍,就是这样,没走到一处,凡是见到灾民的,便都给他们留下一些急需的粮食,然后继续下一个村子。

  半月之后,他们几乎走遍了辽东。

  一个亲兵问徐泾,“将军,我们这算不算是越俎代庖?”

  徐泾笑笑,“我们就是要越俎代庖!”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