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98章:血液是不会变的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98章血液是最好的证明

  杨怀仁话音未落,章惇便讥讽似的口气反驳道,“杨大帅还真是会开玩笑,民间的这种俗语,那可真是多了去了。

  如果把这种民间的俗语当做世间的道理,那就有点闹笑话了,杨大帅此等身份,还会把民间的俗语当成了大道理来看待,不觉得可笑吗?”

  杨怀仁最不怕吵架了,也立刻怼了回去,“章相公此言差异,不仅如此,怕是这种话把圣人父母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圣人同样来自民间,圣人的礼法和教义,同样有很多来自民间,只不过是圣人用更通俗易懂的词汇把民间的道理重新整理并记录下来而已。

  这一点不用我说,相信在场的诸位也都懂得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

  就连我们现在用来治理国家的法度,做人的道德和伦理,同样是从民间的规矩,一点点汇集起来,逐渐形成了大家约定成俗的习惯。

  照章相公的意思,民间的东西就是可笑的,那章相公是不是也觉得出自民间的忠孝礼义的基本做人道理,也是可笑的喽?”

  章惇大惊,这才意识到杨怀仁一直就是一个巧舌如簧之人,他说话的任何一点小失误,都会被杨怀仁抓住当了把柄,然后用新的道理反击。

  他倒也不算慌乱,立即想明白了杨怀仁话中偷换概念的做法,反驳道,“杨大帅完全曲解了老夫的意思了。

  杨大帅所说的道理,老夫自然承认,可大家要清楚一点,圣人整理民间的道理,然后加以解释成为有普遍意义的教义,然后宣教给天下人,这自然是没错的。

  可杨大帅所说的那句民间俗语,可有被圣人收录过?

  可见民间的俗语或者道理,也并不是全对的,圣人择其善者,摒弃误者,才有了我们如今的行为准则。

  就说杨大帅刚才说的那句话,我们也要从两方面来看待,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说的是一个人的子孙,必然会继承他的血脉。

  这个血脉表现出来,便有了一显和一隐两方面内容。

  一显,便是我们眼睛能看到的外表,也包括耳朵能听见的声音等我们能真切感受到的东西了。

  像一个人的外貌,身材和声音,就是这部分内容。

  而一隐,便是我们无法看见或听见的东西,比如血脉的共同性,性格的相似性等等。

  启禀陛下、还有两位太后娘娘知道,这血脉传承中的这一显和一隐,却有不同的本质区别。

  显现出来的,也许很直观,但却是能改变的,不能作为真正的判断依据,反而是不能看见的,却是无法改变的,更能作为我们判断血脉传承的依据。”

  章惇说到这里,众人也大致听懂了,按照他的说法,人的样貌和声音等等,其实是可以改变的。

  儿子长得像父母,很多人都是这样,但这却不能当做判断孩子是父亲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