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74章:明目张胆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叔夜自然知道高启勋对他说的这些话,是没把他当外人了。

  话的确也是大实话,虽然龙蹊卫也是禁军,可龙蹊卫在二十四卫禁军之中,地位只算是一般。

  理由很简单,二十四卫禁军中的将领,多是勋戚将门之后,但高家的地位,在勋戚将门之中就只能算是一般了。

  别人的家族不少都是王公贵族,高启勋一个侯爵,还真有点拿不出手。

  而且那些王公贵戚的子侄,和朝中大臣之间也更容易建立某种联系,比如通过联姻等方式,组成了利益相关的结合体。

  也就是说,武将在朝中地位不高,但他们很多人都通过结交文官的方式,来巩固自身的地位。

  同样的道理在文官中也适用,他们有权,却没有勋和爵,和将门结亲,也是提升自己在朝中的势力。

  历朝历代其实官场中的人际往来向来如此,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但高启勋却不怎么喜欢和朝中的大臣结交,想想当年高太后在位时,不知多少朝中大员替自家儿女来长平侯府求着结亲,高启勋都驳了人家面子一一拒绝了。

  如今高家没有了这层关系,长平侯府更像是个没落的勋戚将门,便已是门可罗雀了。

  这种事是影响龙蹊卫在禁军中的地位的,主将和他背后的家族势力一般,龙蹊卫也跟着没有多少地位。

  那么龙蹊卫中的将领校尉,想要仕途亨通,也就没那么容易了。

  按说高家父子不结党营私,本是一件值得称赞的事情,可现实是别人都在相互结交,你躲在一边故作清高,别人不但不佩服你,反而会觉得你故作姿态。

  现实来说,也是如此,龙蹊卫中的将校职位的提升,也是相对比较慢的。

  很多军中校尉,当年或是通过武举或是通过举荐进入禁军的,如今的平均职位或者品秩,都比龙蹊卫中任职的人高出个一级半级的。

  高启勋对张叔夜说这些话,也是发自肺腑的金玉良言了。

  张叔夜感激道,“侯爷不必说这种话,我跟将军亲如兄弟,哪有为了仕途便弃兄弟而去的道理?”

  话虽然这么说,可张叔夜心中却绝不是不为所动。

  今天的事情之前,张叔夜内心里还是极其崇敬杨怀仁的,或许一开始他也不是没想过杨怀仁这种人,大不了是通过嘴上本事讨好官家,才得到了官家垂青。

  可后来杨怀仁通过一次次实打实的军功和为国做出了实际的贡献,才逐步得到了官家的提拔的。

  何况杨怀仁做的那些事,的确很容易在军中建立威望,谁都知道,这年头当兵,如果没有点军功,提升只能靠拉关系和捱资历。

  可大宋的军队里,这些年也就杨怀仁带领的人马有出征作战的机会罢了。

  加上杨怀仁治军甚严在整个大宋军队体系里都是出名的,武德军招募了许多贼配军,甚至还有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