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45章:无意间的提示(中)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怀仁听到这里忽然一个激灵坐直了(身shēn)子,“你说的什么?黄酒?糖霜?”

  庄公子被杨怀仁的口气吓了一跳,忙躬着(身shēn)子小心答道,“是,是啊,萧拉忽儿大概是喜欢黄酒加糖霜的味道,所以打算采购一些回辽国吧。狂沙文学网.net”

  杨怀仁意识到一件事,或许庄公子无意之间,给了他一个提示,这个提示刺激了杨怀仁,让他忽然想到了一个应对之策。

  杨怀仁也觉得他的想法和做法实在是不够精细,只想到了把糖卖给契丹人,却想的太简单,也太粗糙了。

  并不是说卖糖给契丹人很难,在这个年代,因为糖产量少,所以不论是在大宋还是辽国,各种形式的糖类,都是抢手的商品,甚至可以说是奢侈品。

  现在也不像后世,百姓家里会常年备着白糖红糖或者砂糖,平时可以泡水喝,做菜也是做为一样重要的调味料来使用的。

  这年头并不是所有老百姓都吃得起糖,像普通的庄户人家,不是过年过节的,是绝不会舍得买糖的。

  就算买了,也是给哄孩子用的,大人即便喜欢甜味,也不会迷恋。

  城里物质相对丰富,百姓也会买糖,不过那也不是制作食物的时候用的,只有有点钱的人,才会经常用到糖,做些点心之类的食物吃。

  在大辽,糖就更金贵了,也许是因为辽国不产糖的缘故,糖这东西在契丹人的口味中,得到了极大的偏(爱ài)。

  杨怀仁当初去辽国的时候,便发现了这一点,但凡是有点名头的酒楼,都喜欢把菜做的甜一些,各种点心就更是抢手货了。

  契丹人就是好这口,大概是原来也吃不到,能吃到了之后,便更加喜(爱ài)。

  杨怀仁打算往辽国大规模贩售糖类,也只是想着把糖的简单成品卖到辽国去,市场需求这一点他太过自信了,所以没考虑其他的问题。

  很明显的,如果他只是一开始往辽国卖糖,别人眼里他还是个无利不起早的商人,卖糖就是单纯为了赚钱而已。

  但当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做到让大宋的糖都不如辽国多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

  宋人会觉得他是个无利不图的(奸jiān)商,甚至怀疑他卖国,辽国人也会对他起疑,就算这年头还没有完善的营养学知识体系,契丹人中的聪明人也会渐渐发现问题的。

  所以杨怀仁渐渐意识到,这门生意,不能让他一个人做,应该拉来更多的人,和他一起去做,这样反而不容易把他的意图暴露出来了。

  庄家这样的茶商,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潜在合作对象。

  庄公子不经意间的话,着实提醒了杨怀仁,糖不一定非要简单直接的卖到辽国去,把糖加工成别的商品,同样能有和原本预想里一样的效果。

  就说庄公子提到的黄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