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99章:真正的战船(中)_舌尖上的大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戴头吃了酒,人也变得健谈起来。

  “咱们造船这一行,老祖宗的时候没有过多的要求,就是简单的就地取材,有什么木头就用什么木头。

  造些一般的渡船或者渔船,就地取材简单便捷,是绝对没有错的。

  可是后来船越做越大,船只的用途也越来越有了精致的细化,结构上便有了不同,打鱼的渔船一个造法,运输不同货物的货船也有不同的造法。

  外行人只看外表觉得船除了大小其实都一个样,其实内部结构和船体强度完全不同。

  哪怕是一模一样的两条货船,运盐船和运粮船就不是一个造法,一斗粮食才多重?同样一斗盐又是多重?

  一斗米大概十三四斤,一斗盐要二十几斤,用运粮船运盐,装满了会沉的。绝对不是看看大小就能看出来一艘船实际的载重量的。

  私人的造的商船,比如五千料的船,那就算是最大的大船了,满载可载六千石粮,实际上一般就装五千石,总要有百十名船工驾船操舵的。

  可同样是五千料的战船,满载能达到一万石粮,实际可以装在八千石,这就是战船和普通货船的运载量的区别。”

  虽然老戴头说的和杨怀仁之前预想中计算的不太一样,但人家是专家,说的应该是比较准确的。

  照这么计算的话,同样五千料的大船,普通货船的载重量大概是六百吨,战船的载重量大概是一千吨。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想来应该就是老戴头前边说的造船的时候用料不同,制造方法不同所造成的同样规模的大船,应为结构强度等原因造成的载重量的不同了。

  杨怀仁笑问,“那就按照战船的规格来造船啊。”

  老戴头笑了笑,“王爷想的简单了。按照战船的规制来造船,造出来的船只确实更结实耐用,载重量也更高。

  但这世上的事情都是平衡的,要造好船,就需要更好的手艺,需要用更好的木料,别光看载重量似乎高了近一倍,造价更是要高出一倍的。

  手艺单是说也不好说的明白,老汉就只是拿材料的事情来举例,王爷自然就能明白。

  如今造船的工艺,已经不能简单用就地取材的古老方式了,不同的木料有不同的特性,根据木料不同的特性,造船的时候把木料用在不同的地方,这才是造好船的正确方法。

  比如桅杆要用上好的杉木,杉树树干端直,质地挺拓,想来就是用来做桅杆或者建筑物的立柱和大梁的最佳选择。

  杉树长得快,所以寻常百姓用来做大梁的木材,用十年生的杉木就足够了,但用作船只桅杆的杉木却不同,最少要二十年生的杉树才算合格。

  那些私人的造船厂制造货船,一般取十五年生以上的杉木就可以了,但如果是造战船,必须要二十年生,甚至是三十年生的杉木才最好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