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种适用于1nm芯片的全新型碳晶复合纳米材料制作全流程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端EDA软件,并能实际7n上工艺制程芯片的全流程设计,即支持从电路到版图、从设计到验证的一站式应用。「启光EDA」的发布,为我国打破技术壁垒、填补芯片设计领域的技术空白,有着深远的意义……」

  连人人日报都作了这样正面肯定的报道,其余媒体记哪还会落后,一篇篇匆匆写就的新闻稿很快就发到了各自的网站和官微上,各种标题党层出不穷。

  《划时代的研发成果,启光EDA横空出世!》

  《全新的架构,全新的设计思路,我国EDA从落后国际二十年,到反超国际十年以上!》

  《我国打破半导体产业链倒金字塔的最底层关键应用——EDA的技术壁垒!实现了芯片设计的自由自主与安全可控!》

  《我国已拥有了自己的「芯片之母」!》

  反复在新闻中被提及的「清北集成电路与芯片联合研发创新中心」,也被芯片行业广泛关注与熟知了。

  国内的芯片技术专家们除在了震惊外,更多的是感到振奋与激动,许多科研人员大受鼓舞,科研热情空前高涨。

  解决了EDA的技术难题,就相当于是解决了设计方面的难题,只剩下芯片的各环节材料与制造工艺问题了。

  漫长的国产芯片自主之路,现在已迈出了最为坚实的第一步!

  对于夏国来说,突破了一个芯片技术的关键环节,既是强国实力的象征,也能在国际芯片的行业谈判中争取到更大的主动权。毕竟任何时候,谁的技术更多,就意味着说话的底气更足。

  当然,这个新闻在网上并没引起太大的轰动,毕竟EDA太过高端,太过小众,99%的网友并不知道是啥玩意,顶多人云亦云地点个赞,说上句「牛逼,为科学家点赞!」「太好了,国产芯片雄起!」「为祖国贺!」之类的评论,就没太关注了。

  这新闻甚至没能挤进热搜榜前二十。

  不过对于国内的其余EDA厂商,以及国际上的三大EDA巨头来说,这个新闻引起了他们的重点关注,并迅速召开应对会议……一场无法避免的较量注定会发生。

  而这一切,无论网上与媒体的热闹,还是国内与国际上的暗潮,都距离在校园里的秦克、宁青筠很远。

  他们当初选择了以「Q」为代号的专家身份参与EDA课题组,就是为了避免卷入到了这些无谓却又残酷的商业竞争乃至国际竞争中去。

  他们只想在象牙塔里安心搞自己的科研,开开心心地过自己的生活。

  比如现在,秦克的心情就很好,因为他的耳边正传来系统那让人愉悦的提示音:

  「叮冬!您已助力完善了第一个纯国产的EDA软件,达成了「是时候开启你的芯片之旅了」的目标!」

  「叮冬!恭喜,您已完成「是时候开启你的芯片之旅了」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