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7章 书山书海(单)_山上种田那些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的书卷渐渐蜕去陈旧,变得崭新。

  精神力与感知的加持下,哪怕只是一丁点儿残余痕迹,也能被他捕捉、弥合并本能地去完善和还原。

  此刻再看去,书名已经知晓:

  《金夔六针法》

  陈屿目光闪烁,这是一本他听过的医书,听说里面记载了行针刺穴之法。如今看来还不止如此,更有穴位图,记载了足足两千处穴位,虽然其中不少穴位标注在他看来有所差误,但也非寻常岐黄之书可比,何况书卷中还有辨明穴位的方法、养体养穴的药方等。

  不由得感慨,当初若于启猛老道士能识得这本医书,或许他的道路能走得更通畅些。

  当然,也可能对方在求学游历于真武山时就见过这只木匣,只不过里面的书册损坏严重,除非有陈屿这等能力,否则想要还原恐怕得耗费数月之功。

  一边感叹,一边眉心神光一照,将之临摹记录下来。

  紧接着青云浮现掌中,他抽出几缕缠绕指尖搅动两下,扔至木匣内,旋动的法力如刀一般锋锐,将纸张与木料间的蠹虫清理一空。

  纸卷得到滋养,勉强又能撑过几年。

  做完这一切,他继续向前,视线翻飞在楼中,不断打量其余书册。

  三阁中的麓云阁以藏书旁门为主,代表清微道统的净明法经卷多在净明阁,而定真阁则藏有不少护道武学。

  之后几日,陈屿便住在了麓云阁,楼阁六层里下两层多是左道旁门中较为浅显的,他也不嫌弃,一一翻阅,有新铸元神作为依托,无论记忆还是理解都已经超出常人百倍。

  一本佶屈聱牙几千字的书本,数息便印在脑海,且记得清晰、理解亦通透。

  陈屿凝了团云床,以幻身术与玄壤空感术布置左右,就这样沉浸在书海中去。

  ……

  当!

  当!

  当!!

  金顶上,嘹亮三声过后,一道道人影奔跃在山间,有法冠歪斜的布衣老者,有衣衫清俊的秀美坤道,亦有成群结伴神情难掩激动的年轻道人。

  真武除去四堂六殿二十八山以及十年一度的真武大比为人津津乐道外,还有一事也牵扯着山中众多道人的心思,那便是归属于山内各脉之间的小比。

  清微道奉持无为,净明法体己祛念。

  故而真武山小比并不频繁,往往两至三年才有这么一回。且动手脚的时候很少很少,多以论道为主,探讨道学经义、求教修持正法。

  饶是如此,山中清修苦闷,道人也是人,未曾修得正果仙神,所以小比大比便成了少有的可以引发全山门共举的乐事。

  纵然修了半辈子的老道们,也都会恰逢其时地从山顶上走下来几个,与后辈弟子一起其乐融融共论道学。

  “小比?”

  陈屿一愣,觉得自己来得倒是刚巧。

  从麓云阁走出后,环顾一圈后,他朝着周围步履匆匆、满面喜意的道人伸出手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