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第107节_首辅大人的小青梅(重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香,心脏跟悬在喉咙里似的,久久落不下来。

  此时见凌叡面色温煦,似是成竹在胸,便心口一松,拱手谄媚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齐昌林亦是拱手应和,神态一如从前,恭敬中带着点儿钦佩与臣服。

  待得凌叡与胡提坐上马车离开,他依旧一动不动地立在宫门外。

  齐安担心地看了看他,目光在他左脸定了须臾,终是忍不住,上前一步道:“大人,该走了。”

  齐昌林神色平淡地颔首,道:“去绣坊街,吃碗面再去官衙。”

  ……

  绣坊街街尾有一家名叫“孔记”的面铺,这家面铺开了也有十数年的光景。东家是位不苟言笑的跛脚老汉,绣坊街的人都不知他姓甚名何,只知晓他叫老孔。

  老孔开店极随意,想开就开,不想开就不开。心情好时卖一百碗面,心情不好便连一碗都不卖,似乎根本不是为了挣银子才开这面铺的。

  可偏生吧,他那手艺当真是绝。

  面条劲道,汤底浓厚鲜美,连肉都给得特别大方。一碗面下肚,真真是身上的毛孔都要舒服得要张开小嘴吸溜一点儿空气里的面香。

  绣坊街的人都爱来这吃面,可惜今儿东家又关门了。

  面露失望之色的老街坊只好败兴而归,根本没注意到一辆不怎起眼的马车从身边缓缓驶过。

  齐昌林下了马车便去了面铺的侧门,提起铜环叩了叩,只听门“吱呀”一声,便露出老孔那遍布沧桑的脸。

  齐昌林已经许多年没有来绣坊街,自然也许久没见过老孔。

  老孔是朱毓成的人,齐昌林见着人了,半点也不尴尬,跟十多年前一般,亲热地笑着问好:“孔叔近来可好?”

  老孔也跟从前一般,面无波澜地颔首当做回应,双手往腰间的油布擦了擦,道:“你那碗面还是加葱不要香菜?”

  齐昌林笑着应是,恭维道:“孔叔老当益壮,这记忆力竟是比我还好。”

  老孔鼻尖似有若无地哼一声,瞥他一眼,便兀自进了店铺的后厨。

  朱毓成泰然坐于老树底下的石凳,冲齐昌林笑笑:“你倒是来得比我想象中要早。”

  齐昌林健步走到树下,坐下后便道:“下朝时被胡提拉着说了会话,若不然还能更早些。”

  说来他们二人已经十数年不曾这样坐着吃饭说话,过去二人分属不同朋党,齐昌林追随凌叡,朱毓成自成一党同凌叡分庭抗礼。

  曾经并肩走过一程路的二人,从分道而行之时便已经是是敌非友了。

  可如今再次同坐一桌,如从前一般吃面,却丝毫没有分道扬镳了十数年的隔阂。

  朱毓成给齐昌林满上一杯茶,好整以暇地望了望他,道:“昨夜秀娘子可是带着刀去的尚书府?”

  齐昌林接过茶盏,垂眸一笑,坦坦荡荡道:“倒是没带刀,就打了我一耳光子。”

  说罢,想起余秀娘那双怒目而视的眼,他摇头笑了声,道:“也是我活该。”

  朱毓成并未接话,没一会儿,老孔便将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了过来。

  二人安静吃面,待得腹中不再空空了,齐昌林方才放下木箸,温声道:“定远侯来信,说北狄二皇子已同意十月一过,便会派人偷袭肃州军。这消息是假的罢?”

  朱毓成闻言也不急着回答。

  将两个空碗叠在一块儿,递与老孔,又慢悠悠地泡了壶茶,方才不置可否道:“此话怎讲?定远侯难道不是去肃州治腿疾?”

  齐昌林定睛望着朱毓成,方才那话他的确是在试探朱毓成,可他这位昔日同僚实在是太过平静,半点端倪都看不出。

  他现如今是真的分不清,朱毓成几人究竟是在查七年前的旧案,还是在给凌叡挖陷阱,又或者二者兼有之。

  眼下凌叡自信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将七年前的戏码再演一遍。

  可这一切太过顺利了,凌叡这几年因着大权在握,变得日益自负膨胀,从前那颗敏锐且小心谨慎的心早就磨钝。

  但齐昌林不是。

  他察觉到了不寻常之处,也察觉到危险,甚至私底下偷偷派人前往肃州和青州探查。

  只是还未收到回音,余秀娘便登门了。

  齐昌林拿出那两封敌国的密信,递与朱毓成,道:“这密信有康王的名讳在,想来你们不会将这信公之于众。”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