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3章 怎么突然就与太后同穴了呢?_我撞破了皇帝的女儿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里的行程,昼夜皆不得停歇,花费足足两天一夜的时间后,浩浩荡荡的灵驾才抵达了刚刚竣工的皇陵。

  纯皇帝的陵名为懋陵,与前汉孝武皇帝之茂陵同音,李云棠听闻此名之时,心中暗自揣度:莫非老皇帝有意无意之间,自比汉武?

  来不及细想,一座高大的单檐歇山顶的门殿已近在自己眼前。

  整个门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大门上漆以朱红、并缀饰金钉;门上有一大匾额,上书“祾恩门”三字;下承的台基,则是白石栏杆围绕的石雕须弥座,装饰极为奢华,使整个陵门看起来巍峨高大、气势雄浑。

  陵园依山而建,地势越朝内里则越高;李云棠的目光越过这道祾恩门再往后眺,隐约可见其前方后圆的陵园轮廓。

  这前面方形的,乃是享殿、棂星门、明楼等地面建筑;而后面接近浑圆形状的,则是地下玄宫上面的宝城。

  随行侍卫以及卤簿仪仗,大都于陵门前停候;小皇帝以及诸位太后、太妃,宗室公侯,随着梓宫、册宝、神帛、神亭进入山陵。

  明楼是帝王陵墓中,宝城正前的高楼,也是陵寝地上与地下的分界线;其上下两檐之间,置着一块写着“懋陵”二字的匾额。

  四面开着红券门的明楼内部正中,放了一块龙首方趺石碑;碑首雕龙的地方,篆刻着“大汉”二字,而下面则用楷书刻以“纯皇帝之陵”。

  就在这座明楼之前,身着孝服的小皇帝举樽洒酒,以奠先帝,而后亲自宣读祝告之文,以及上谥的诏书;读罢之后,奠仪也接近了尾声。

  只需将先帝的梓宫、册宝等送入地下玄宫安置,便可大功告成。

  “请灵驾入玄宫!”

  随着一声高喊,李云棠随即抖擞起精神,恭敬地将镌着升降龙的玉质谥册捧在怀中,跟随于一百二十八人抬行的皇帝棺椁之后,进入了墓道。

  这次入地宫,可不是小皇帝强逼李云棠,让他为便宜老丈人进孝。

  大汉也有以孝治天下的传统,但天子千金之躯,自然是不好亲身入地宫,因此捧送先帝册宝、神帛等入玄宫的内侍,就成了天子身边最亲近的宦官的任务。

  此行为不单是一种殊荣,更是一份履历;有了这层镀金,以后天子提拔李云棠,也相对更合理些。

  地下玄宫的构造,类似一个少了最下面一横的“甲”字:

  中间这最长的一竖,是前殿、中殿,以及串联它们的墓道;甲字最上面一横,乃是后殿,为天子棺椁放置之处。

  而甲字左右的两竖,以及下面那一横;则是东西两座配殿,以及连接配殿的甬道;两座配殿一个安置着死去的孝肃皇后,而另一个,则是预留给外面的懿安太后。

  不过如今这种情形看来,懿安太后是用不着那地方了,自古只有皇后入陵等皇帝的,鲜有皇帝入陵后,皇后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