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还有私房钱(小修)_七十年代真夫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家属院里头,近得很。

  禾儿的小学要到公社,一个学期五块,中午回家吃饭,早上八点到,上三节课,下午两点到,上两节课。

  夫妻俩交过钱,顺路先送小的去上课,苗苗初来乍到,扒着门哭得惨死。

  方海不忍心说:“要不过几天再去吧。”

  反正家里现在有个不上班的,孩子有人带。

  赵秀云说:“明日复明日,早晚要去的。”

  她昨天没白出门,打听到正式工不好找,不过家属们可以去后勤接点糊纸盒这类的散活,一天下来也能挣个五毛。

  孩子肯定是要上学的。

  她捏颗糖说:“苗苗吃,晚上妈妈就来接你。跟在家的时候一样的,你看,还有滑滑梯呢?”

  哄了又哄,孩子也知道哭了没用,一张花脸跟着老师走。

  赵秀云松口气,方海却是像有人割他的肉似的,一脸不爽。

  禾儿倒挺开心的,左手牵妈妈,右手牵爸爸,她一跳一跳,两个辫子一甩一甩。

  方海看了说:“孩子性格差挺多的。”

  “一样米百样人,怎么可能完全一样。”

  禾儿开朗,进教室也只是挥挥手。

  赵秀云站在窗边看一会,夫妻俩才走。

  走出小学大门,赵秀云说:“还是沪市好。”

  方海问:“为啥?”

  虽然他也觉得好,但没有无缘无故这么说的吧。

  赵秀云自己初中毕业,觉得读书是件要紧事,管孩子管得紧,奈何公社条件有限,老师都没几个。

  她叹口气说:“原来在家,禾儿一天只上半天课,下午都是自己在教室做作业,老师要给其他年级上课。”

  水南公社这个学校就不一样了,语文老师数学老师都是分开的,能上一整天课。

  方海没读过书,大队也没有小学,还是第一次知道,脱口而出道:“你怎么没跟我说。”

  西北艰苦是艰苦,家属院小学还是办得不错,孩子这样不就耽误了吗。

  赵秀云从前没指望过男人,别说是大队,整个公社去看看,男人顶多也就是挣点工分挣点钱,好一点的能帮媳妇挑个水,可大多数是油瓶倒都不扶,只有添乱的主。

  她打小就知道,要想靠男人过日子,想都不要想,自然不觉得有必要跟方海说这些事。

  也就是他这几天委实勤快,赵秀云才觉得从前好像看错他,还有几分不好意思。

  这会只能说:“那么远,说又有什么用。”

  方海想想也是,要不是他升职,家里只有一个人挣钱确实不够填的,里里外外多少花销。

  他有心讲几句好听话,据说女人最吃这一套,可嘴实在笨,又觉得局促张不开。

  路过供销社,心一横说:“你有啥要买的吗?我给你买。”

  在他看来,给买东西,就是很好的男人。

  赵秀云顿住脚步,上下看他,方海被看得心里毛毛,一个念头闪过,试探性问:“你是……想买自行车?”

  方川这事弄得他理亏,但自行车这种大件,票还得凑。

  赵秀云摇头,笑得好看说:“我就是觉得奇怪,你哪来的钱呢?”

  说得掏心掏肺,原来还攒私房钱啊。

  方海脊背发凉,尴尬地嘿嘿笑,试图糊弄过去,赵秀云也没有要追究的意思。

  “只一样,给孩子花要有度。”

  别想要什么就给买什么,地主家都会没存粮。

  方海还能说什么,只能点头应是,至于做不做得到又是另一回事。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