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静安师太_大唐:开局成了公主驸马笔趣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了一处佛堂。

  这里有一面墙,供奉的全都是佛像,静安师太把弥勒像放在了一尊观音像的附近。秦长青的眼睛比较尖,看得清楚,观音像前面是巴掌大的平安福,上面写着长孙无垢。其余的一路看过去,除了公主就是当朝王爷了。

  一个平安福取了出来,静安师太拿起笔,写上:秦长青,字太平!

  “您老怎么知道是后辈的?”秦长青不解的问。

  “能来这里看老尼的,就那么几个人,想你这岁数的没人知道老尼在这。附近的几座山,都被平西侯爷买下来了,当然能来的也只有平西侯爷了。”

  二人坐在茶台前,静安师太亲自泡茶,秦长青想要帮忙,却被静安师太制止了,“老尼的茶,喝了就是因果,你还喝吗?”

  “祖姥姥亲自泡的茶,不光要喝,还要多喝嘞。”秦长青又从袖口里面掏出来一个竹罐,递到静安师太面前,“母树大红袍的牙尖,每年只产三两,后辈只喝了一丢丢……其余的都给您老拿来了。”

  “算你有心。”静安师太倒了两杯茶,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秦长青也极其尊重,破天荒的先是闻了闻,然后轻啄一口,品了品,回味甘甜!

  “这茶……”秦长青瞪大了眼睛看着静安师太,“不同于市面的茶,为何如此甘醇?”

  “茶树,是老尼自己种的,就是普通的绿茶。但泡茶的水不同,是冬季的冬霜,你要不来老尼还真舍不得拿出来。”静安师太笑了笑,“就连二郎和无垢喝的,也只是夏季老尼收集的晨露。”

  “祖姥姥,程伯伯来的时候,喝得什么啊?”秦府尹笑眯眯的问道。

  “他?”静安师太一笑,“知节第一次来给老尼送土豆,土豆功在社稷,老尼给他烧了晨露。可他却一阵豪饮,一年的量都被他喝光了。后来,索性就给他山泉水了,浪费,是在太浪费了。”

  “哈哈哈。”秦府尹大笑,“对,给程伯什么都浪费,到了他的嘴里,要么管饱、要么解渴。”

  “话虽如此,但知节活的实诚,吃喝用度都是生活,不就是管饱解饥渴吗?”静安师太反问。

  “那是。后辈活着,其实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

  “很难得啊,你能来,也别闲着,老尼还没吃饭呢,炒一桌素菜,老尼这些年也酿了素酒,一起喝一杯?”

  “可以啊!能给祖姥姥搞顿伙食,是后辈的荣幸。”

  四菜一汤,山野菜和豆腐,静安师太看到后也是食欲大振。

  “按照俗世的辈分,叫祖姥姥是对的。但是老尼以前姓杨,后来随了母性,复姓独孤,俗世的名字是杨某,后来随了母性,叫独孤某。”

  “哦哦!懂了。”

  秦长青给静安师太倒了一杯素酒,“祖姥姥,您比先帝没大几岁吧?”

  “先帝?前段时日还给我写信了,你们那点事儿,老尼都知道。老尼比他大五岁,论辈分是他小姨。”

  秦长青听闻,猛地一拍脑门,“我记起来了,您老是前朝的某公主?”

  “对。岁数最小的那位,大隋某公主。”

  (PS:她的名号就是某,就叫某公主,后来失踪了,我就把她写出来了)

  “祖姥姥,您的酒小辈喝了,那事情……”

  “老尼出家了不管俗世,叔德(李渊)和二郎对独孤怀恩没有深追究,已经是法外开恩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老尼也活不了几年了,没啥的隔代亲。时代变了,物是人非了,记得老尼的又有几个呢?”

  秦长青沉思了许久,才缓缓开口问道,“祖姥姥,小辈来此主要想问问,独孤家还有没有好人了?关键时刻,我给他们一个可下的台阶……”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