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二十二章 造反是个大工程_银河系殖民手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尤其是Travel这个词很有意思。

  Travel这个词有一个同源词叫Travail,意为劳苦、阵痛;Travail这个词本身是个法语词汇Travailler的转写,本意是拷问;而法语词汇Travailler又是来源于拉丁语中的Tripalium,它是一种中世纪时期的酷刑架,类似十字架,不过是米字型的、由三根木桩钉成。

  这并不是什么巧合,这几个词出现是有明显的先后顺序的。其中Travel是一个十四世纪才出现的晚期英语词汇。

  这个语言学证据恰恰说明,在古代出远门是一件类似酷刑一样的事,非常痛苦、非常难熬。所以现代英语中Travel一词往往专指远行和辛苦的旅行;Tour一词一般都是指近程旅行;journy往往是特指一段旅途,意义更加积极,也可以很抽象,比如可以用来表达“人生的旅途”。

  之所以古代地球中世纪长途旅行这么痛苦,一方面是交通工具不行,但更重要的是道路不通畅。

  道路修建起来困难,维护起来更加困难,往往需要整个社会人口稠密到一定地步,才能养得起道路。很多盛世修好的道路,比如罗马大道和秦直道,由于乱世人口下降、维护不当,很快就被废弃掉了。

  神圣帝国遍地都是荒无人烟的大平原,更增加了交通的困难。

  现代人提起平原,想到的是富饶宜居;提起山区,想到的大多是艰苦落后。然而,这种印象误导了我们对传统社会的理解——平原在神圣帝国,意味着更多的危险和更艰苦的环境。

  在生产力落后的时代,平原虽然理论上可以供养更多的人口,却有一个致命问题,那就是水。

  洪水泛滥、雨水汇聚、沼泽丛生......

  水不仅会破坏庄稼,还会滋生疫病。为了对抗平原,人们被迫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兴修和维护水利工程。但是这些代价极大的基础设施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旦出现自然灾害,或是社会动荡,就会导致水利废弛,沼泽再生,土地荒芜,人丁凋敝,一切又不得不重头做起

  即使是在17世纪的地球,这个问题都难以克服。

  当时欧洲第一大国波兰-立陶宛联邦,面积高达100万平方公里,全国都是一望无际的肥沃大平原。尽管如此,其全国人口却只有不到1000万人,这还是在欧洲早已引进美洲高产作物的情况下。

  之所以波兰-立陶宛联邦人口如此稀少,就是因为全国平原上遍布大量沼泽地和洪泛区,当时的波兰农民,宁愿去已开垦的熟地上给贵族当农奴,也不愿意去广袤的平原上去开荒当自由民。直到20世纪现代水利装置的修建,才把庞大的波兰平原变做了沃野千里。

  相比地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