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章 王主任的宴请_组织部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束了那么多单位的考察,回到办公室,贾士贞就按照唐雨林的分配,开始准备写每一个人的考察材料。这种考察材料贾士贞虽然还没动过手,但他早已心中有底了,上面一行是“*9菖*9菖*9菖考察材料”,下面的第一段便是被考察人的基本情况,姓名、出生年月、籍贯、文化程度、入党时间等,称为自然状况。第二段是个人的简历。正文部分则是主要表现:主要是写被考察人的工作成绩,还要举例说明,大都根据群众谈话时的记录整理而成,找话说,说好话,个别人反映的问题又一时无法证实的,大都是采取回避的办法。最后写几条缺点,多数又是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工作中有急躁情绪”啦,“要注意工作方法”啦,或者“要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之类的。贾士贞这才逐步明白,凭这样的考察材料,谁不能提拔!然而他也在想,组织部门不这样做,又怎么办呢?自从有了管干部的组织部以来,多年来大家都这样做了,谁又能违背这种规律呢。当然也就不可能有像牛顿、爱因斯坦、爱迪生、瓦特那样的大科学家发明一个举世罕见的惊人创举了。

  现在,他拿出一本考察干部专用稿纸,在上面端端正正地写上“王学西同志考察材料”。

  贾士贞的头脑里开始构思王学西的成绩。贾士贞师专毕业之后,虽说没能发表过什么专著,出版过什么惊世之作,但是倒也有一些文章常常在报纸杂志上出现,被乌城地委党校称为小才子。然而对于干部考察材料,还是头一次。他想了半天,又反复看了以往那些考察材料的范文,觉得这种考察材料什么文体也不是,写起来太简单,也太容易了。想了半天,可是当他真正提笔时,却又感到太空洞了。翻开记录本,一部分说好话的人谈得太空洞,缺少实际内容的真实事例,而更多的人谈了他许多问题,而且有理论有事例,贾士贞一时为难起来,反复翻了那些考察材料的范文,又都是大篇的赞扬,甚至是言过其实的敷衍。犹豫了半天,总是不敢动笔。

  临下班时,唐雨林告诉贾士贞,说老廖约他们俩晚上出去放松放松。贾士贞不知道这中间还有着什么奥秘,只好听从唐雨林的安排。

  六点钟一到,他们出了办公室。从省委大门向左拐不到五分钟,见一辆奥迪轿车停在那里,老廖从车里下来,伸出手来一一握着。上次考察干部时,贾士贞已经知道他的身世了,部队转业时就是正团职,“文革”前就已经入伍,现在又已经五十岁,却说自己那时就高中毕业,贾士贞算来算去不可能,十五岁高中毕业除非是神童。“文革”前十五岁只能是一个小学生。肯定这家伙在说假话。不觉又想到那场车祸的巧遇。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