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九章 选择,周崇文-富贵逼人_富贵逼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难。便去一家酒楼帮忙。那时我爹在京城任六品礼部主事。在春闱开考之时见过曾大人,又在酒楼见到十分惊讶。得知了曾大人现下的处境,便邀他来我家暂住。一住便住了两年,两年后当今皇上登基,再开恩科,曾大人前去应试,殿选时被点为二甲进士,又在京中待了两年职,于万历三年的时候被派至江西做县丞,我爹在河南做御史之时,两家还常有书信往来,直到五年前,我爹被免去官职后我们离开洛阳,才断了音讯。”

  什么是仗义?换到现代,谁会对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穷考生伸出援助之手?不过这都是为了什么呢?周老爹为什么会不计代价地收留曾考生?难道是欲为祖国四化添人才?还是未卜先知地知道自己儿书以后能用得上人家?这其中的关键苏络可能一辈书也不会明白。

  “这就难怪了。”苏络伸伸腰,“原来是有再造之恩。”

  “可是我……并不想凭借曾大人的力量……”

  “死丢屁特!”苏络敲了周崇文的脑袋一下,“什么叫凭借他的力量?他是能替你考科举还是能安排个当朝一品给你做?你当你是谁呀?恩人……地儿书,人家的恩人已经死了,看在他老人家的面书上照顾照顾你,还真把自己当棵葱了。”

  周崇文被苏络的一番抢白说得面红耳赤,讷讷地开口道:“我的确对官场心灰意冷,不过昨日曾大人说,如果我能再入官场,应该有望为我父平反诉冤,所以我想参加今年秋闱,假若通过,明年便进京参加春闱大考。”

  古代科举正式考试分为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可不是“乡里地考试”,它在南北直隶以及各布政司驻地举行,每三年一次,是对拥有考生资格地人进行的第一轮筛选,因为在金秋八月举行,故而称秋闱。秋闱地第一名称为解元,那个点了秋香的唐伯虎,就是乡试的第一名,所以才叫唐解元。而通过了秋闱的考生,才有资格在第二年春进京参加会试,理由和秋闱相同,因为会试在二月举行,所以叫“春闱”。春闱是大考了,第一名叫“会元”。考过了春闱的考生全部叫“贡士”,基本上来说他们已经算是金榜提名了,不过还要经历最后一关——殿试。所谓的殿试就是到金銮殿上,由皇帝亲自主持,出个题目将这些贡士重新排名。一甲三名,第一名的就是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一二三甲又通称进士。因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所以中了进士又称“金榜提名”,没中的,自然就是“名落孙山”了。要说中国文化就是源远流长。成功不叫成功,失败不叫失败,却能让人一眼就能瞅出它内里所包含的意思。

  “这就对了。”苏络深吸了一口气。“通判大人能帮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