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雪中的辩论(中)_雅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洛长此下去,身体肯定要垮,房帏床笫之事,就是东宫大伴王安也不好劝谏吧?

  进入彝伦堂正中那间广堂。广堂有火墙和地热,温暖如春,上面悬挂着太祖高皇帝的敕谕五通,朱常洛就在敕谕下设座,朱由校立于下首,待众官见礼毕,朱常洛特命给八十高寿的莲池大师赐座。其余官员是没得坐的,倒也不用跪着,站着辩论,又恩准负责记录辩论内容的四个文吏可以坐着笔录——

  詹事府以钱龙锡为首的府丞、学士、庶子、谕德、赞善一共十六名官员,翰林院以郭淐为首的学士、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也是十六人。另外还有国子监官员十二人,以及西洋传教士四人。钱龙锡和郭淐分别向皇太子禀报此次大辩论的准备事宜,皇太子便道:“自古帝王御世,以儒术为尊,又以佛道补益教化,劝人为善,泰西远臣来我大明传播耶教,已有数十年,近来忽致纠纷,南京士论哗然,侍郎沈榷诸人力主驱逐传教士、严禁耶教,而詹事府左赞善徐光启等则为耶教辩护,各执一词,宸宫有闻。昔唐太宗问魏征‘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魏征对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又且辩论决疑,古亦有之,西汉之盐铁论、南朝之神灭论,皆史上大辩论,有鉴于此,皇帝乃命詹事府、翰林院诸官于本月十五、十六、十八三日听取双方三场辩难,以定是非——现在便由南京礼部沈侍郎一方陈词。”

  四个文吏笔走龙蛇,飞快地记录着,辩论结束后这四份笔录将会互相补漏参证,合成一份交由钱龙锡和郭淐审定,再呈皇帝御览——

  沈榷便出班,先向皇太子行礼,起身道:“职闻帝王之御世也,本儒术以定纲纪,持纲纪以明赏罚,使民日劝善改恶,而不为异物所迁焉,此一道同心,正人心而维国脉之本也。以太祖高皇帝长驾远驭,九流率职,四夷来王,而犹谆谆于夷狄之防,载诸祖训及会典等书,凡朝贡各国有名,其人员、贡物有数,审应贡之期,给有勘合,职在主客司,其不系该载及无勘合者,则有越渡关津之律、有盘诘奸细之律。至于职部职掌,尤严邪正之禁,一应左道乱正,佯修善事,煽惑人民者,分其首从,或绞或流,其军民人等不问来历,窝藏接引探听境内事情者,或发边充军,或发口外为民,律至严矣。夫岂不知远人慕义之名可取,而朝廷覆载之量,可以包荒而无外哉!正以山川自有封域,而彼疆我理,截然各有止所,正王道之所以荡平,愚民易以为非,而抑邪崇正,昭然定于一尊,乃风俗之所以淳厚。故释道二氏流传既久,与儒教并驰,而师巫小术,耳目略新,应严绝之,不使愚民煽惑,为万世治安计至远也……”

  沈榷洋洋洒洒说了一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