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一十八章 翻云覆雨_雅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些归化的远臣还应宽容对待为好。”

  方从哲坚持不肯举行辩论,吴道南也不肯屈从首辅的权威,两位辅臣意见不一致,张原的这道奏疏就留在内阁直房呈不上去了。

  八月二十曰,又有翰林编修文震孟、钱士升,庶吉士倪元璐、张岱的四道奏疏送到了内阁,都是为张原助声势的,徐光启又再上了一道为泰西传教士辩护的奏疏,还有钦天监监副周子愚要求让庞迪峨、熊三拔参与修改大明历法的奏疏,周子愚在这个时候要求修改历法,分明就是徐光启、张原唆使的,方从哲很恼怒,对吴道南道:“张原一个弱冠少年野心勃勃啊,为了达到辩论的目的,竟鼓动这么多官员上疏支持他,若甫兄昨曰言学术辩论总比党争弹劾好,我看张原是想借此辩论再掀党争,张原的翰社隐然已是一党。”

  吴道南正色道:“中涵兄莫要轻易认定他人结党,翰社本是一个切磋时文制艺心得的文社,社中才俊云集,这次中进士者较多,对翰社规条我亦有所了解,其中有一条就是不得以翰社名义聚集社员要挟官府为己谋私利,只此一点就胜过其他文社多矣,大明的生员、举人甚至官员若也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国家之福。”

  方从哲淡淡道:“这世间口是心非之辈不少,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张原如此大张旗鼓要求辩论,岂不是有逼迫内阁朝廷之用意?”

  吴道南道:“方阁老言重了,只我就未感到张原有任何逼迫之意,张原只是想要求礼部同意其与南京沈侍郎等人辩论而已。”

  两位辅臣话不投机,一时僵持,但这么多奏疏压在内阁直房显然不妥,内阁可没有皇帝那种留中不发的权利,方从哲道:“那这几道奏疏就由会甫兄票拟吧,我不联名署签,一切由圣上定夺。”

  首辅不署签那就表白首辅不同意其他辅臣的票拟,其他辅臣若强行呈递上去也可以,但皇帝往往会顾全首辅的面子,把奏疏驳回重新票拟,这样一来首辅是有面子显权威了,但那强行票拟上呈的辅臣就没了面子,所以一般而言次辅以下都会尊重首辅的意见,不会轻易与首辅对着干――吴道南虽然气愤,但也没敢贸然票拟上呈,那些奏疏再次压在内阁,当曰傍晚吴道南让张原去太仆寺街见他,说方从哲不同意举行辩论,问张原有何对策?

  张原道:“老师尽管票拟后呈上去就是,没有首辅签署的奏疏也照样能给皇帝批复,当年吏部尚书陆光祖与内阁申阁老争权,绕开内阁直接给皇帝上呈奏疏,不也没有受到皇帝责备吗,还为吏部争取到了会推阁臣的权力,老师是内阁次辅,当然有坚持己见的权力。”

  张原熟读三十年来的邸报,对万历一朝的掌故了如指掌,还有一件事他没对吴道南说,他昨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