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四八十 广州模式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只能算是一座地基比较高的三层独栋小别墅。

  当然了,能在十七世纪的广州**拥有一幢小别墅毕竟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刘明强很自豪的在以主人身份天守阁上招待了解席等人。并把高桥匠师介绍给他们——因为这位高桥君听说他们将去山东大兴土木,遂自告奋勇,想要跟到威海去继续他兴建更大,更宏伟天守阁的梦想。

  “我这边的房子毕竟属于民宅,不好造得太过于高大。但你们那边可不同了,本身就有军事防御的要求,又有更多的人力和资源,不妨用他的设计好了,我觉得这种形势很适合造城堡的。”

  刘明强很热心的向这边推荐,而高桥本人也在旁边“哈伊哈伊”鞠躬不已,态度很是诚恳。但庞雨和解席互相看看,两人都不约而同摇了摇头。

  ——威海卫将来是要作为军事基地使用,其布局规划岂能让一个外人来设计解席当着那日本人的面没好意思说,转过头却把刘明强好好埋怨了一通。而庞雨之所以不赞同主要是在感受上——前头还有人主张要把舰队取名为北洋呢,你这里倒在威海基地建一座天守阁出来?这不是自找麻烦么。况且自从戚继光在登州水寨练兵开始,山东人民就一直处在抗倭斗争的最前线,他们可不像南方人这么包容。

  虽说天守阁这种建筑类型在这个年代确实很适合作为堡垒使用,但在他们现代人眼里,效果比它好的构造形式还有很多,没必要平白无故惹人诟病。于是他们很客气的谢绝了那位高桥匠师的毛遂自荐,让后者很有些怅然若失的样子。不过这日本人一旦打定主意还真是锲而不舍。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庞雨等人在台湾岛上又看到了他的身影——高桥居然跑去为郑家修造城堡了。

  接受日本文化熏陶很深的郑芝虎对于天守阁这种建筑形式完全没有排斥感,很高兴地把他们郑家在台湾岛上几处据点都搞成了日本风格,其中最大最显眼的便是主城堡,清一色的天守阁样式,为首那座规模据说甚至要超过丰臣秀吉举全日本之力修建的大阪城主天守阁——因为郑家已经向琼海军学会了烧制水泥和使用滑轮组提升装置,建筑技术比十六世纪末的日本强多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

  刘明强手下当前雇的人手不少,当然不可能跟他一起挤在一座城堡里,因此在他的天守阁旁边还有一座“城下町”。不过这座村子完全是按琼海军移民村标准修建的,用的房子也是那种快速装配的组合式木屋——当初琼海镇从山东大量移民的时候经过广州,刘明强打听到土建部门专门为这些移民准备了只要半天功夫就能搭建起来的简易住宅,二话没说立即打电报回来订购一批,连地形布置图都是参照移民村修建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