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五一 挖坑的技巧_171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外面那些本地人看来,短毛们的行动方式却完全是另一种涵义——大量物资被搬出县衙仓库拉到海边去,被短毛们占据的地方,白天黑夜都乒乒乓乓吵闹不休……最近他们甚至开始向周围居民分发盐和米,以及新近收获上来地甘薯!有人问起缘由时,只说前些日子打扰桑梓过多。表示一下歉意。

  大多数人都不会相信这话,不过短毛们送来的粮食和盐却是实实在在,在老百姓眼里这些短毛大概又在发疯,而在有心人眼中,这个动作显然就不这么简单了……

  “他们要逃跑?”

  作为一个本地的县太爷,程叶高对于那伙短毛匪的动向当然是最为敏感。他是一个读书人,读书人的头脑总是聪明些,在本地百姓都在为这群短毛终于即将离去而暗自庆幸时,程县令却感到了极大的危机。

  大家在一个县里混了那么久,程叶高早把这伙短毛的人数摸的清清楚楚:一百三十九个。连多少男多少女都知道。而且他相信琼州府那边肯定也清楚。他们这边能派人去府城打探消息,那里当然也能派人过来。

  事实上他派人去府城里活动时地一个理由就是“打探敌情”。也陆续泄漏了不少短毛的虚实过去。从现代概念上说,他应该算是双面间谍。

  一百对五千,程叶高也认为这些短毛没有任何机会,但这反而更令他担忧——这帮人拥有那艘传说中可以无风自动的大铁船,随时可以一走了之。可他怎么办?朝廷耗费粮饷发大军过来,如果找不到正主儿势必要拿人顶缸,到时候自己这个“附逆”的县太爷毫无疑问将成为第一祸首。就算他先前有通风报信之功,估计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大明朝处置反叛官员从不手软,现在虽然不象太祖爷那会儿搞剥皮实草了,大辟之刑却还是免不了的。去年处置魏阉余党,不知道有多少官员仅仅因牵连就掉了脑袋,程叶高虽然远在海南,却也能从同僚故交的书信中感受到那股凶厉之气,此时想起犹觉颤栗。

  从程叶高地角度出发,要想保住自己的脑袋,唯有说动这伙短毛投降朝廷——这是他和李师爷商量半宿得出的共同观点。

  然而旁人不清楚,他们两个却再知道不过——这些短毛可不是傻瓜,先前几次提到招安话题都不感兴趣,如今大兵压境之下再说投降,岂不是任人宰割的局面?都用不着开口去说,李长迁师爷就一口断定,那些人肯定不会纳此下策。

  无论成不成,关系到自己的脑袋,总还要试一试,最终程叶高还是拖上李师爷硬着头皮前去拜访。结果却连门都没能进得去,那些短毛说话也很直接——马上要打仗了,他们要全力备战,暂时不能接待客人了,敬请原谅!

  程李二人郁闷回转,李师爷带了眼镜视线良好,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