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七章 陈留整军_三国寻龙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一十七章陈留整军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品書網-----------北宋.苏轼

  话说陈龙与周不疑、张燕在并州太行山深处走了一遭,顺利说服隐士张臶和胡昭一起出山,到陈留说服陈宫。二人果然不辱使命、马到功成,陈宫不但答应了共破曹贼的提议,还诚意满满的将位于陈留远郊黄河边的东明县和济阳县之间的一个渡口开放给黑山军的船只使用,黑山军的物资、辎重和部队源源不断沿黄河注入陈留与兖州之间的平原,设立的黑山军大寨,占据了济阳县外的大片平原郊野。

  东明县原来叫做东昏县,是王莽新朝时改的名字。东明县位于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春秋时为户牖邑,秦朝于县北置济阳县。公元前五年,汉光武帝刘秀出生于县北的济阳宫。这里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位于兖州和豫州交界地带,又紧靠黄河控制前往冀州的渡口,直接面对着整个广袤的青兖豫大平原,既是有名的黄泛区,又是真正的沃野千里。

  东明之东,沿黄河东去,有大泽曰菏泽,古今知名天下大泽之一也。菏泽为菏水与济水所汇,西纳济水,通黄河;东出菏水,接泗水,再南通淮河、长江、东海;东北出济水入大野泽,又东北,经济南北,东流入海。菏泽还北连雷泽,通濮水、羊里水、瓠子河;南纳黄沟枝流,通孟诸泽,是古代原一带最大的水交通枢纽。

  菏泽以北,过黄河是重镇濮阳,紧邻冀州治所,为兵家必争之地。菏泽以南,即著名的定陶,又名济阴县。定陶扼菏泽、济水之要,据淮、徐、宁、卫、燕、赵之脊,一直是原地区著名的水陆交通心、经济都会和军事战略要地,享有“天下之”的美誉。

  春秋末期,范蠡助越灭吴后,辗转至陶,“以陶为天下之”,遂在此定居经商,“十九年间,三致千金”,被后人尊为商祖,死后葬于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

  战国时期秦国魏冉取陶邑为封地,魏冉死于陶邑后,秦于定陶置陶郡。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国统一六国,定陶属砀郡。秦末,章邯杀项梁于定陶。公元前二百零二年,刘邦即位于定陶氾水之阳,大汉初立。

  西汉初期,刘邦封彭越于梁国,建都定陶。汉景帝六年,梁国一分为五,于定陶设济阴郡,辖九县。西汉建元三年改济阴郡,后又改为定陶国,东汉时属兖州济阴郡,济阴郡治定陶,辖十一县,正史,曹操“定陶之战”大败吕布。

  正史,著名的“定陶之战”有两次,一次是秦二世二年八月,在项羽、刘邦灭秦之战,秦将章邯击破项梁军于定陶的一次进攻战。七月,项梁率楚军击秦,在东阿、濮阳东、定陶、成阳、雍丘连破秦军。数胜之后,项梁低估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