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四十二章 年三十_抗日之超级壮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腊月二十七的枪声并没有在陕州城掀起太大的波澜,家有余粮的百姓,多半在盘算着年三十是不是该狠狠心给家里人包顿饺子,那些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家则依旧在为填饱肚子愁,至于年不年的,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

  全旅官兵对反腐行动的反应同样不大,毕竟平日里守规矩的人还是占了绝大多数。大家老老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看到那些靠着违反规矩财的家伙,心中多少都有些怨气,现在旅里出手把他们收拾了,不少人暗地里都在拍手称快。

  当然,也有对反腐心动心存悬念的人,金姐就是其中的一个。赵诚亲自定下的忆苦思甜大餐威力十足,曹二宝的胃一直疼了两天。作为始作俑者的赵诚也没能好到哪去,吃完两个高粱米与麦麸做成的团子以后,他整整一天都没能解下大手来。痛定思痛,旅部几个大佬们决定给陕州周边的灾民弄顿稍微像样些的年夜饭,好歹也算是给他们一个希望。

  部队年三十晚上会餐的肉菜被缩减了一大半,每桌除去四个素菜,就是一条糖醋鲤鱼和一盆土豆炖牛肉,其余的原料尽数运到各个粥厂。赵诚给后勤上定下的标准,每个灾民半斤白面烙饼、一碗猪肉炖白菜,老人和孕妇再加两块钱的红包。

  按说这样的饭食实在算不得什么,可是后勤上头依旧是叫苦不迭。经过统计,陕州左近的灾民人数已经突破二十六万,各个火车站还有滞留的拟赴陕西的灾民一万余。这么多人,甭说给他们烙饼、炖菜,就是烧稀饭,伙夫们也得忙的吐血。

  赵诚知道,下头人没有说瞎话,而且光是准备灾民们的火势可能还远远不够。就冲着能吃上一口白面饼子,怕是一些家里不富裕的老百姓也会往粥厂里挤,到时候各个粥厂里领年饭的人闹不好得过三十万。

  可命令就是命令,部队讲求的就是一个服从。赵诚不想让下头人养成讨价还价的习惯,所以他没有降低自己的要求,反而又在命令后头添了一条,全旅弟兄必须在晚八点之前吃上年夜饭,如果后勤部门做不到,自上而下全得受处分。

  一时间,部队里愁云密布,没人知道赵老大会不会扩大打击面。最后还是金姐给后勤部门支了招,花钱,让陕州大小饭馆帮着做饭,同时让城内的富裕人家参与进来,每户二十斤白面,到时候能交出三十三斤烙饼就成,多出来的那些通通作为工钱和柴禾钱。

  人多力量大,天刚擦黑,第一批饭食就通过车队运往了各个粥厂。正如之前所预料的那样,整个陕州都轰动了。河南这地界一向不富裕,老百姓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上几顿白面做成的吃食,至于荤菜,在很多穷人一辈子都不敢做这个梦。现在保安旅居然把白面、大肉拿给灾民吃,不少人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