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百三十七章 “资敌”_抗日之超级壮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日本人动进攻时会选择目标,可老天爷不会。中原大地一片焦土,国统区十室九空、沦陷区饿殍遍野,八路军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等几个根据地同样没能幸免,欠收已成常态,绝收的地方亦不在少数。

  相对于河南省府近乎作壁上观似的救灾,八路军的反应明显要迅、有效的多。

  早在七月初,中原八路军各部就收到紧急训令,要求他们帮助根据地的老百姓迅补种杂粮。七月中旬,趁着太行北部普降暴雨的机会,部队及时帮着灾民们抢种了一批蔬菜。秋收以后,灾情依旧没有得到缓解,几个根据地直接宣布开始减免公粮和公款、放救济贷款,有些灾情严重的地方,部队还收到了不得与灾民争食野菜、树皮的命令。

  可是八路军的家底毕竟单薄的很,各个根据地也不是什么富裕所在,即使部队把嘴巴都扎起来,也救不了那些嗷嗷待哺的灾民

  表叔是九月底转来的求助电报,那边希望陕州方面设法筹集一批粮食运到根据地去,而且是多多益善。

  这是大事!曹二宝跟赵诚知会了一声,当天就给了表叔一笔款子,让他先在靠根据地相对较近的山西西部灾情较轻,减产不到三成弄些粮食应急。没法子,陕州这边的粮食确实很充足,可是运输车辆不好筹措,家里的卡车多半都去了云南,剩下的那些也都有用场。要是光凭着表叔名下的三十多辆大车,怕是等到猴年马月也没法把足够的粮食运回根据地去。再者就是运输粮食时的各种细节性问题,沿途的灾民、土匪、地方势力、日伪军,都有可能导致整个计划功亏一篑,因此必须预先谋划仔细。

  曹二宝和表叔商量了一整夜,最终决定把运粮计划分解成三个部分,虽然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是至少能够规避中途遇到的绝大部分风险。

  先要将需要运往灾区的原粮做成炒面,最大限度提高运输工作的效率然后在粮食口袋上统一贴上军需物资的封条,雇佣民间的木炭卡车运到郑州以北的几个小渡口,避免在通关过卡时被没完没了的盘查最后是在黄河北岸渡口至根据地的运输上,表叔的人只负责把粮食运进山区的仓库,剩下的运输工作都由根据地自行完成。

  计划原本运转的还算顺利,先后运到黄河北岸的粮食达到了五十万斤。可是,随着陕州街头一声枪响,表叔隐约感觉到,运输车队在路上遇到的麻烦似乎越来越多了。

  赵诚也是一头雾水,起初还以为是军统或者中统的人在捣鬼,几经打听才知道,原来是有位大人物盯上了陕州往“豫北沦陷区走私粮食”的生意。

  入夏以后,国统区的粮价越来越贵,沦陷区的粮价也是一日三涨,七月下旬,每斗小麦的价格就突破了8o元法币大关。

  这几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