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一章 人心_抗日之超级壮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调兵,曹二宝仔细琢磨着东川那边发来的电报,云南那边用训练好的老兵换东川这边打过仗的兵。赵老大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发电报,而是让刘富贵以私下透风的形式先告诉自己一声,想必是怕万一陕州这头有什么想法,也好有个回旋的余地。事情不小,可东川那头的小心翼翼让曹二宝有些难过,他觉着弟兄们变的生分了。

  这几年,为了让弟兄们能在陕州立住脚,家里可没少费心思。大把的美元、成火车的武器、海量的物资,但凡有需要,东川本部可是一点拖延都没有。陕州解决不了就去西安买,西安没有就去国外买,亲兄弟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一步。曹二宝坐在办公桌前沉思了一会,随即叫人通知在家营以上军官开会。抽调老兵没问题,可是怎么抽、抽哪些人,并不是一纸命令就能解决的。说白了,既要完成赵老大的命令,又不能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可出乎曹二宝的意料之外,会议开的并不顺利。老弟兄们还好一些,那些连级军官的态度让他非常不爽。

  一个个的不敢明着推脱,可是总会找些理由来。什么练出点能打仗的兵不容易,什么怕弟兄们不适应云南那头的气候,什么运城那边军情吃紧、这时候送大批老兵走,无异于自毁长城。归根结底只有一句话,舍不得自留地里的那几根庄稼。

  曹二宝刚要发火,结果周有福先开了口:“大家舍不得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这说明大家有情有义。可是弟兄们摸着胸口好好想想,保安旅也好,新24师也好,边防旅也好,不都是赵司令的队伍么。咱们陕州缺装备、缺物资,一封电报就给送来了。从陕州到东川,隔着三四千里路,可家里什么时候短过我们的吃喝用度?看看潼关那边的第一师,那是委员长的嫡系,太子爷都在那里,依旧是一天两顿九两粮食,平时要么盐水煮萝卜、要么盐水煮豆芽、要么盐水煮青菜,连个油花都不易见。说是初一、十五两顿肉,可那点肉块还没咱家食堂里的肉丝粗。今天抽点老兵就觉着舍不得,可赵老大好吃好喝养着大家的时候怎么没人抱怨?”周有福是队伍里的老人,当初在浦口带着一帮弟兄入的伙,除了刘富贵,就数他的年龄最大。有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弟兄们多少都得卖个面子。

  “吃赵司令的饭,自然得听赵司令的话。”二营长熊四海是打南京城里和赵诚一起杀出来的老兄弟。他不抽大烟、不讨好上官,在103师当兵十年不过混了个副连长,跟着赵老大不过三年,官至营长不说,还在陕州娶了媳妇、安了家。每月135块大洋的少校全饷,加上战务费、伙食尾子、办公费结余和十三个月工资,到手的钱至少在200块以上,日子比国防部那些没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