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一样的皖南_抗日之超级壮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陕州的报捷电报让赵诚着实兴奋了一下,相对于罗斯福才发表的那份“关于国家安全的炉边谈话”,人工降雨无疑靠谱的多。老罗说美国应该成为民主国家的兵工厂,是的,他后来也是那么做的,但只是英国、法国、波兰甚至苏联的兵工厂,中国人到手的那点东西看着都让人觉着可怜。

  打仗这种活来不得半点虚假,兵力和武器远比计谋来的靠谱。就拿三国里的空城计而言,诸葛亮要是有百万大军在城里候着,他一定分分钟把司马懿的人统统砍死。

  靠人不如靠自己,让部队进行屯田、叫曹二宝搞人工降雨,存的就是这个心思。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家里几万弟兄,靠买粮食吃,迟早要出问题。

  四川和湖南那边的招兵还在继续,按照就近选择,湖南的新兵以发往盘县李有财那里为主,四川兵会留在东川本部和张伟的边防旅。入冬后,四川那边的灾情总算略有好转,虽然之前在通过川军实力派兴修水利、运粮赈灾,但灾民实在太多。范绍曾司令来电说,家里今年的收成基本上能保证军烈属不被饿死,至于其他人,全靠老天爷开眼了!杨森司令那里也差不多,乡人邻里尚能顾及,再多,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于是,征兵就成了慈善事业,原本打算补足张伟那边的缺额就收手,没想到征兵点门口每天还是乌乌泱泱的人。赵诚盘算再三,调集家里的车队往四川又送了两趟粮,大米、缅甸的牛肉罐头、加拿大进口的肥猪油,多一口吃食就能多一条人命。

  粮食分配不再按照每人五百斤或是一千斤这种这种粗放的方式进行,每个新兵都被要求申报家里的人口,两至四岁、五至七岁、八至十一岁、十二至十四岁等等年龄段都有不停的定量,而成年人一个月则是十公斤粮食。按照每名新兵平均一百二十公斤粮食外加十五斤猪油或是同等重量的牛肉罐头计算,部队将招收六千名。

  剩下的将分发给旱情最严重的地区,民间的存粮加上各部种运进灾区的那些,估计能有八十多万人获得活到开春,加上那些高热量的东西,或许能更多。

  比灾情更严重的是局势,重庆风传,以顾祝同为首的三战区实力派非常强硬,这次非要和皖南的新四军见个真章。12月中旬,太太团们曾经在卡萨布兰卡酒吧出手过一份情报,和之前动辄几十万、几百万的天价相比,这次的价钱不算太高,只有五万美元。女人们头一次操作这种事,保密性就差了一点,杨福临借着端茶递水的当口听出了些眉目,是关于三战区在皖南的一个行动计划。刘富贵没有亲自出面参合,只是让孙莹把一张支票送出去,自然有人处理的妥妥当当。

  那份情报并不很详细,只有兵力配置、武器配备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