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8章 谁敢闹事_大明疯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18章谁敢闹事

  年节刚过会试和殿试就要开始了,各地学子纷至沓来,京城之中顿时到处都是摇头晃脑的咬文嚼字之辈。

  这一次会试礼部并没有规定各省的名额。

  也就是说,但凡是举人,只要想参加会试的都可以来试试。

  所以,这一次前来参加会试的举人特别的多,足足有上万之巨,可谓盛况空前。

  这其实也是一种革新。

  要知道以前的会试可是严格限制名额的,每省能参加会试的举人大致也就百人左右,大明两京十三省加起来也就不到两千个名额。

  而每届乡试上榜的举人最少也有上千。

  也就是说以前的举人并不是想参加会试便能参加的,每一届那都得去争取名额。

  至于为什么会这样,大抵是因为以往的朝廷承受能力有限。

  会试所耗费的人力和物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以前不到两千人都能忙得礼部焦头烂额,还经常出岔子,要像这次一样,直接就是上万,那还不知道会出多少岔子呢。

  当然,以现在大明的强盛,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了。

  现在的大明朝廷是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别说是来上万举人参加会试了,就算全天下所有举人全跑过来参加会试也不会出什么岔子。

  不过,以前的举人也不是没有名额限制便会蜂拥而至,跑京城来参加会试。

  因为以前赶考太费时间了,要知道南直隶到北直隶就是两千余里啊,在以前交通基本靠走的时候,一个月能走一千里就算是不错了。

  也就是说,南直隶的举人跑到京城参加会试就得走上两个多月,一来一回就是将近五个月,其他远地方的就更不用说了,提前几个月甚至半年跑去京城赶考的比比皆是。

  所以,一般不是家境比较富裕的举人都不会每届都去争取名额参加会试。

  毕竟,他们也要吃饭,他们也要养活家人,去京城赶个考就要花费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就算是举人很多也承受不了。

  就好比宋应星和宋应昇两兄弟,他们历史上就没有不断跑京城参加会试,他们也没能考取进士功名。

  如果要争取名额,他们肯定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宋应星是乡试第三,宋应昇是乡试第六,他们要都没有资格参加会试,那就没几个人有资格参加会试了。

  但是,他们在万历四十三年高中举人之后直到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这长达将近四十年时间里他们总共也就参加了四次会试。

  没办法,赶去京城参加会试太耽误时间了,他们也耽误不起啊!

  这一次又不一样了,因为这会儿有轮船了啊!

  泰昌为了彰显大明的强盛同时让参加会试的举人见识一下大明的先进技术,专门派出了上百艘狼牙战船跑到长江沿岸、黄河沿岸和运河沿岸等河流水系去接各省的举子。

  但凡想参加会试的举人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