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5章 意难平_大明疯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05章意难平

  文华殿,议事堂,泰昌翻看着宗人府送上来的宗藩禄米账册,那脸色是越来越难看,越来越难看。

  这宗藩禄米制度是他老祖宗洪武大帝定下的规矩,简单来说,只要是皇室子孙,那就有相应的职位和相应的禄米。

  他老祖宗洪武大帝定规矩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特别的细致,这宗藩禄米制度也相当的细致,甚至细致到了每一个皇室子孙。

  按宗藩禄米制度规定。

  皇子,也就是当朝皇帝的儿子,除太子外,皆封亲王,年支禄米一万石。

  亲王的儿子,除了继位的世子外,皆封郡王,年支禄米两千石。

  郡王的儿子,除了继位的世子外,皆封镇国将军,年支禄米一千石。

  以此类推,镇国将军后面还有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等,年支禄米分别是八百石、六百石、四百石、三百石。

  至于剩下的,那就不管多少代也不管什么嫡出庶出,那都是奉国中尉,禄米都是两百石。

  也就是说,只要是皇室子孙,都有相应的职位,而且每年都能从大明朝廷领取相应的禄米,最少的也有两百石。

  这是洪武大帝年幼的时候饿怕了,生怕自己的子孙没饭吃,所以,才定下了这宗藩禄米制度,以保证自己的子孙不饿肚子。

  应该说,作为一个父亲,一个爷爷,乃至作为朱明皇室的老祖宗,他做的,真没话说了,每个朱明皇室的子孙他都照顾到了。

  而洪武朝的时候,这宗藩禄米制度也的确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因为朱元璋总共就二十六个儿子,除开太子,也就二十五个亲王,这些亲王下面的郡王也就一百多个。

  也就是说,朝廷一年为皇室子孙支付的禄米最多也就五十万石左右,这点禄米对于当时大明朝廷的税赋收入来说的确不是太大的负担。

  但是,朱元璋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的子孙太能生了!

  他自己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这二十六个儿子一代一代繁衍下去,那数量是几何级数的暴增啊!

  这个其实很容易算,就算他的儿子都没他能生,一个亲王生五六个儿子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第一代,他的儿子就算二十个,每人生五六个,那么第二代最少是上百个,第三代最少是五六百个,第四代最少是两三千个,第五代就上万了,第六代就五六万了,第七代那就是二十多万了,第八代那就是上百万了!

  这么暴涨下去,大明朝廷如何负担的起?

  他这是在给他后面的皇帝埋雷啊!

  这颗雷膨胀到一定的程度那肯定是会炸的。

  而永乐朝之后,这颗雷膨胀的速度更快了,因为成祖朱棣削了藩王的兵权,把藩王禁锢在封地之内,哪儿都不让他们去。

  这些藩王和藩王子孙成天没事干,怎么办呢?

  那自然是使劲的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