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2章 如何赈灾_大明疯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52章如何赈灾

  渭河古称渭水,乃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也是陕西境内最主要的河流。

  渭河流经的关中平原也是陕西最重要的产粮区,其间的城池也多得吓人,西安、咸阳、凤翔、宝鸡、渭南、临潼等等,大大小小足有二三十座城池。

  可以说,陕西的大半人口都居住在关中平原。

  而关中平原好像并不怎么缺水,因为渭河的支流和干流密布期间,一般隔个二三十里就有一条河流,最远的两条河流之间也就间隔四五十里。

  也就是说,只要下大力气兴修水利,挖渠引水,关中大部分地方的农田都能灌溉到。

  那么,为什么陕西的旱灾会严重成这个样子呢,难道渭河的水干了吗?

  这也是泰昌留在华阴没有立马去郧阳的原因。

  这会儿其实还早,如果立马动身,以骑兵的速度,晚上不说赶到郧阳,赶到商州还是没有问题的。

  他之所以留下来,就是想看看渭河里到底还有多少水,兴修水利是否能缓解灾情。

  一行人出了县衙之后他便带着王徵和刘应魁父子上了马车,随即便命一百锦衣卫打马随行,直奔北面的渭河而去。

  华阴县城距离渭河还不到十里,一行人策马奔行不到一刻钟时间也就到了。

  泰昌有些迫不及待的下了马车,带着众人登上河堤一看,瞬间就明白了。

  渭河里面的水还是有不少的,至少灌溉两边的农田是够了。

  问题就是,河水跟河堤的落差太大了。

  如果要将河水沿着缩水了十余米的河床将河水引上河堤,起码都要有个二三十米长的水车。

  这个水车说的是脚踏式水车,也就是那种一截一截的,跟链条一样的,每一截都带个大方框的那种。

  这种水车顶端有个类似轱辘的东西,只要用脚踩动轱辘两边的脚踏板,整个水车便会如同链条般转动,而那大方框则能将河里的水引到河岸上来,水只要上了河岸便能流进河岸后面的引水渠里了。

  这种脚踏式的水车一般都不会超过五米长,因为太长的话人就踩不动了。

  毕竟,每个大方框里少说有半桶水,每隔半米左右一个大方框五米就是十个方框五桶水,这差不多已经是普通人的极限了,再重真踩不动了。

  而且,再长水车也受不了,因为这会儿的水车都是木制的,能承载的重量有限。

  泰昌看着缓缓流过的河水,不由暗自感慨,这会儿要有抽水机就好了!

  如果有抽水机,那么西北的旱灾基本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因为陕西境内适合人居住的区域基本上都有河流,比如西北方向的黄河主干道,正北方的北洛河,南边的汉水,还有中间这条大渭河。

  也就是说,只要能把河里的水引上来,灾民还是能种出粮食来的,不说达到丰年那种产量,一半的产量还是有的。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