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1、改造前的准备_舰娘之红色血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沐风对于普通舰娘的改造计划,海王星给出了自己的解决方案。

  通过技术现代信息手段,严格管控所有的下发装备,理论上没有问题。

  接下来两人又一起讨论了一些细节,确认无误之后,让海王星继续工作,沐风打开另一套科研设备上,规划具体要用到的装备和技术。

  首先是改造之前需要完成的管控方案,主要内容是二级数据链和物联网。

  在当前主力舰队数据链的基础上,扩展一个二级数据链,内部互通,带有实时定位功能,和主数据链之间保持单向信息透明。

  主数据链可以看到二级数据链上的所有数据,而二级数据链要经过允许才能获得主数据链上的特定数据信息。

  装备的物联网是数据链的一部分,后续开发的所有的装备,都会内置相应的芯片,都拥有定位和通讯功能。

  在现有的相控阵雷达基础上,改造一种专门的半主动定位雷达。

  完成之后布设在整个要塞区和第一军港,最大覆盖周围300公里,精确定位范围100公里。

  数据和主力舰队的数据链相通,和预警机雷达相通。

  这个基础管控方案,是现有技术、装备的整合,没有全新的需要攻关的设备,所以科研消耗并不高,一共需要1000点科研点数。

  沐风还有3000点科研点数,但是没有马上用,准备所有的需要设计的装备全部设计完成之后,在综合考虑优先完成哪一项。

  管控方案完成后,就是具体的装备设计了。

  首先是飞机,沐风最初想到歼5,只是因为歼5是中国一代机的代表。

  沐风当然不是让歼5直接上舰,沐风也没有得到歼5的设计图。

  实际操作中,是利用自己抽奖得到的一代机技术,用更成熟、完善的技术,重新设计一种同样指标的舰载机。

  最大速度每小时1150公里,巡航速度每小时800公里以上,实用升限16000米以上,最大航程1500到2000公里。

  因为使用尽可能现代的工艺和理念,新的飞机比歼5更加轻便,但是机体的结构强度却得到了大幅度的强化,动力外形得到了大幅度的优化。

  在航速、航程这些基本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它的机动能力、爬升速度、载重量,也都获得了大幅度的提升。

  飞机被沐风细分成了两种子型号。

  A型注重机动和格斗能力,使用了双23毫米机炮加单37毫米机炮,具有更大的内部油箱和更多的机炮备弹,主要承担战斗机的任务。

  B型加强攻击、轰炸能力,只有双23毫米机炮,但是拥有更大的载重量,可以挂载6到8枚500公斤制导炸弹。担任攻击机的任务。

  经过系统优化之后得到的飞机整体外形,和歼5没有什么明显的共同点,毕竟,歼5不是舰载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