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七章 改制_三国之我是四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惜被他老师蔡邕教成了酸儒,对于条条框框讳莫如深,他不是怕天下人非议而是怕犯忌。改制按照朝廷的规定那可是谋反大罪。

  “不然!昱以为军师所说正是当务之急。主公故去,除江东外荆、徐二州定然人心不稳,不能给宵小之辈可乘之机。”

  按理说程昱所言有些牵强附会了,曾麒不是担心人心不稳,之所以改制是想加强中央集权,不过二者倒是殊途同归。

  “元叹之忧麒心知肚明,且看天下诸侯所作所为有谁还在乎朝廷的威信?只要我等不触碰那条底线,已经是对天子最大的尊敬了。”

  “可圣人曰……”

  “元叹!”顾雍还没‘曰’出来就被曾麒打断了,他最讨厌这帮酸儒,于是一脸嘲讽的说道:“麒在琢郡时听到一位游方道士念过一首诗颇有意思,麒念出来以娱诸位尊听。‘乞丐何曾有贤妻,邻家焉有几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此诗一出顾雍立马面脸通红,这是直接往祖坟上刨啊!将圣人的脸都打肿了。

  “好!此人定是一位大才。”戏志才似笑非笑的大声叫好,向曾麒挤眉弄眼。

  “哈哈!麒刚刚不过是说笑罢了莫要当真。对改制之事诸位还有何异议?”

  曾麒目光扫过众人,以关羽、张飞为首的武将当然不会提出异议,而此时坐在文官之首的戏志才又开始悠闲的闭目养神了,其他人都不时的点头表示同意,被带来江东的贾诩更不会出头,反正就算是全票通过了。

  “好!既如此麒就说一下改制的具体细节。”曾麒没有照搬隋唐的三省六部制,而是抛去了三省只保留了六部,另设立了一个参谋部,然后简单的给众人解释了一下六部的构成。

  “六部的尚书麒心中已有人选,而剩下的侍郎以及从事由本部尚书推荐,众人审核议定。”

  曾麒说到这里众人知道重头戏来了,立马坐直了身体。

  “吏部乃六部之首,负责官吏之任命、监察、升降等,由戏志才担任尚书。”曾麒的决定并没有出乎众人的意料,戏志才的地位仅在兄弟四人之下,出任此职理所当然。

  “户部统筹治下所有的人口、土地以及钱粮收入与开支,乃是我三州之地真正的财神爷。尚书则由孙乾担任。”这可真出乎意料了,众人本以为简雍乃是尚书的不二人选,没想到落在了孙乾头上。

  曾麒如此安排也是有诸多考虑,一是为了平衡各州势力,而孙乾恰恰就是徐州势力的代表。二是简雍掌管着偌大的华夏商会,要是再兼管户部就有些权力过大了,况且公私容易混淆。

  “兵部统管治下所有军队的将校的升降,后勤分发,士卒编练,尚书由关羽担任。”兵部的职能有些鸡肋了,明面上是统管所有军队不过却没有调兵的权利,也就是说没有决策权。

  “刑部主管刑罚、审判、编写法典,由程昱担任尚书。”

  “礼部掌管教育和所有典礼,以后还会管理科举考试,由顾雍担任尚书。”

  顾雍一听曾麒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一扫刚刚被嘲讽的不快立马向曾麒谢恩,也顾不得问科举是什么了。

  曾麒如此决定实属无奈,该死的政治最令他头疼,可又不能不遵循游戏的规则,这就是给江东各势力吃了一颗定心丸。

  “工部负责土木兴建、器物利用,全部由麒麾下的工匠组成,由简雍担任尚书。”

  当年初到吴郡时组织的工匠们曾麒一直没有解散,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有数千人的规模,可以说集中了大汉一半的能工巧匠,以后的历史走向说不定就会被这数千人改变。

  (兄弟们给点点收藏!)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