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章 镇上的变化1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帮人真能吃。”

  “能吃还不好?不然哪有生意做。”

  “嘿,要不是我机灵,盘下这家店,咱俩还苦兮兮的卖水果呢。”

  “那你得保佑剧组别走,走了谁还来?”

  “没关系,还有别的组呢!”女孩子忽然叫道。

  “写你的作业!”父母呵斥。

  镇上的人似乎过惯了以前的日子,对种种新变化还不适应。两三年前,听说一个香港老板相中西边的地,要建个生态旅游区。

  叮叮当当的敲了好久,也没看出啥,就一片人造园子。造完了冷冷清清,都说这老板要赔喽。

  结果后来招待了一个剧组,拍的时候还不清楚,播了才知道居然是《甘十九妹》。

  再后来副市长亲临,谢晋也见了,依旧没啥感觉。

  直到今年,这种变化终于到了影响小镇生活的程度,三个剧组同时拍戏,几百号人,不多,但消费能力高。

  老百姓忽然发现能做的事多了,动动脑筋就能赚点小钱。孙贵属于有魄力的,仗着手艺好开了家店,卖海鲜烧烤、炒米面、萝卜团什么的。

  有时深夜,甚至凌晨才能打烊,辛苦且快乐着。

  “叮铃铃!”

  一辆自行车停在门口,闯进来一个小伙子,浓眉大眼颇为精神,“孙哥,一份炒米面!”

  “坐着。”

  孙贵麻利起锅,先把米面焯水烫软,跟着炒肉丝,倒入米面、虾干、香菇用筷子不停搅动。

  不多时上桌,小伙子大口大口吃。

  “来瓶啤酒不?”

  “不了,一会有戏。”

  “你那侍卫不演完了么?”

  “嘿嘿,副导演说我长得好,又让我演个家丁,有台词的!”

  “恭喜恭喜,这要成大明星了?”

  小伙子心花怒放,嘴上连道不敢。那女孩子特羡慕,问:“小李哥,组里还缺角色么?”

  “缺啊,各行各业都缺。这父老乡亲太腼腆,多好的机会,过过瘾也行嘛!小妹我看你就很有潜力。”

  “嗯嗯!”

  “写你的作业去!”

  妻子又骂,问:“小李,这剧组待多久啊?以后还来么?”

  “有戏就来呗。我不知道待多久,不过听说过几天还有组要来……”

  小伙子兴奋了,道:“这可是谢晋导演的,一个组就好几百人呢。”

  “哎哟,那得卖多少碗啊?”妻子陷入幻想中。

  小伙子吃完闪人,时间到了九点多钟。

  夫妻俩在店门口坐着,从巷子里往大街上望,不知怎的,都觉镇子突然热闹了。

  “叮铃铃!”

  坐了一红,巷口又拐进自行车,却是两个穿丫鬟服装的女孩子。

  “老板,五份炒米面,二十个萝卜团子。”

  “好嘞!今天又大夜啊?”

  “嗯,都垫肚子呢。”

  孙贵继续起锅,不知不觉他也懂点新东西,小夜就是小夜班,通常十点前结束。大夜往往到深夜,或者凌晨。

  有些爱饿的,拍完戏还要过来吃一顿。

  两个小丫鬟进屋等,那女孩子一眨不眨的盯,问:“你们演什么的?”

  “我们是华府的丫鬟。”

  “伺候少夫人的。”

  “少夫人就是唐伯虎的表妹。”

  “唐伯虎是黄海兵,啊啊啊,好帅啊!”

  女孩子也想一起啊啊啊,于是她就真的啊啊啊了,见母亲又要骂,大声道:“我写完作业了!

  我要去剧组!”

  “你敢去?”

  “我就敢去!”

  她一把抢过炒米面,喊:“我帮她们送过去!”

  终于得偿所愿,在母亲的喊声中骑车就跑,跟着两个小姐姐往西走。

  四里地,以前那边都是荒的,现在修了路,通了路灯。在黑夜中亮着昏黄的光,不再冷清,时而能见到来往的人和车子。

  不一会就到了影视城,灯光大亮,画面和声混在一处,嗡嗡嗡灌进女孩子的眼睛和耳朵。

  哗!

  (求在异界搞革命的书……)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