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九章 首映1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男男女女聚在一块,呼朋喝友。

  看到佳处,大声叫好,看到烂处,也会立即喝倒彩,甚至往银幕上扔甘蔗,还得了个‘咬蔗帮’的外号。

  导演、演员就藏在其中,观察大家反应。有些影片实在太烂,观众就堵住出口,导演只能从后门仓皇而逃。

  所以就形成一个规律,午夜场爆,片子必大卖。”

  “……”

  众人听得悠然神往,许老师又走了神:我第一次看零点场,还是妇联4的时候,也特娘的通宵排队啊!

  很快,十二点整。

  灯光暗下,银幕亮起。葛尤、徐凡端正坐姿,首次看成片。夏刚忐忑不安,张国师主要是好奇。

  一楼最前排,则是本地和苏、浙的记者,被邀请前来写影评。

  影片一开始,先是一小段淡淡的,非常轻的音乐,仿佛就几个跳动的钢琴音阶。随即被吵杂的机场噪音掩盖,一架国际航班调转方向,在跑道上准备起飞。

  银幕上显出主创人员:

  制片人:许非。

  导演:夏刚。

  编剧:郑小龙、冯晓刚。

  主演:葛尤,徐凡。

  跟着画面一转,跑到大厅内部,在英语广播中,人头攒动。

  张艺某对老同学夏刚很了解,情感细腻,擅长拍男女间的微妙关系,但别的都蛮一般。开场这两个镜头,干净利落,第一观感不错。

  随即,只见葛尤坐在大玻璃窗的窗台上,左顾右盼。

  他吐出一口烟,目光停在一个方向,有个风骚的女人正在走来。

  镜头给了他特写,黑色帽子,黑色大衣,帽子遮住发际线,露出很得体的鬓角。胡子和眼神都很干净,干净到有一丝冷淡。

  “这是葛尤么?”

  “不太像啊!”

  “跟李东宝完全两个样。”

  观众小声议论,现场的行家却眼前一亮,这样的葛尤可从未出现过。

  都市人。

  像个都市人。

  “跟谁乐呢?熟人都来了?”

  “非得跟熟人乐呀?出门在外,就得礼貌周到,美国人特讲究这个,这叫温馨。”

  盖莉莉客串的妻子探头张望,道:“你先把行李装上吧,我得去个厕所。一飞十几个小时,我可受不了。”

  “哎,哎!”

  葛尤叫住她,“国际航班我不清楚,反正国内航班都有厕所。”

  “哈!”

  底下一阵轻笑,这妻子又骚又没文化。

  一番对话,简单明了的交代背景:妻子要出国,丈夫送行。

  盖莉莉露出一丝伤感,道:“也就是说,没有一点依依惜别之情?”

  “……”

  葛尤低着头,用皮鞋蹭着烟头,然后抬起眼,摸了摸她的脸。

  “呜呜……呜呜……”

  盖莉莉扑到他怀里低声啜泣,葛尤拍着她后背,“得了得了,你要是不想走,咱这就退票去。”

  “去你的,谁说我不想走了?”

  她立时抽身,亲了对方一口,笑道:“走吧!”

  短短几分钟,个性鲜明,一个婊里婊气,一个性情内敛。

  议论声更多,观众对寡言少语的葛尤非常新奇,“不说喜剧片么?看着不像啊?”

  “人家是爱情轻喜剧,爱情为主。”

  “哎,他叫什么啊?”

  “不知道,没说。”

  奔着喜剧来的不太愉快,在他们的印象中,得是陈小二那种,开场就热热闹闹,直接在脑袋上顶个标签:

  我是喜剧片!

  而这部从一开始,就有一种很微妙的孤独感缠绕其中。

  观众继续观看,见妻子兴高采烈,丈夫非常后悔;见他们在入口分别;见盖莉莉推着行李车,道:“我走了,你也好好的。”

  “嗯,来信吧。”

  她走了进去,回身飞吻,头也不回。

  葛尤扒着厚厚的大玻璃窗,努力往里面瞧,有女人的影子,有他人的匆匆,有那件白色大衣,愈行愈远。

  他迈开大步跑到二楼,在栏杆前挥了下手,又换到另一个位置,探身张望。

  女人推着行李车,那样高昂的,开心的,迫不及待的,似不想在这里留下一点回忆。

  “……”

  他看了半响,直到再也不见。

  然后慢慢撤回身,镜头死死钉在这个背影上,黑色的大衣,黑色的帽子。

  依旧人来人往。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