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零八章 谁能干_从1983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出租车》今年得让我拍了吧?”

  《愤怒的出租车》是陈彦民写的剧本,两集单本剧。

  李沐心里烦,点头道:“可以,可以。”

  于是乎,好容易涨点经费,眨眼花了不少,关键质量还没底。

  “呃,主任……”

  第三个开口的是赵宝刚,居然掏出一份剧本,道:“这我朋友写的,让我帮帮忙。他自己出钱,我们给拍出来就行。”

  李沐拿过来,名字叫《怯懦的誓言》,不长,也是个单本剧——四集以下。

  不过他翻了几页,文笔粗糙,叙事混乱,实在不咋滴。一看就是那种有点闲钱的文艺青年,来实现梦想了。

  “这个剧本……”

  “我知道我知道,我们给改改,也能差不多。”

  赵宝钢是老人儿,还是自费,李沐不便否决,遂道:“行,那你想找谁拍?”

  “呃,呵呵,您知道我这个……”

  李沐恍然,笑道:“那行,你就自己试试,不许多抽人手。”

  “您放心,给我四五个人就够。”

  哎哟!

  冯裤子直眼馋,他也想当导演,如果加入进去,肯定能混几个镜头拍拍。

  正琢磨一会跟赵宝钢说说,李沐忽然敲敲桌子,众人一瞅这动作,就知道主题来了。

  “我昨天去市政府开了个会,跟香港那边的交流活动已经确定了,就在四月初。期间有个作品座谈环节,央视出一部《末代皇帝》,我们出一部《胡同人家》。”

  “怎么个座谈法?”郑小龙疑惑。

  “就是提前几天播出,然后在活动期间,找一些学者、观众讨论。香港那边不参与,他们也不能看。”

  李沐解释了一句,道:“为什么拿这两部剧呢?《末代皇帝》是正剧,81年开始写剧本,请了很多专家指导,底蕴深厚。

  《胡同人家》是喜剧,贴近平民,生活化,刚好相对应。代表性明显,所以拿出来让大家探讨。”

  “哟,这是直接打擂啊?能干的过么?”

  “我觉得没啥可比性,一个历史剧,一个生活剧,不冲突。”

  “不过我们太新潮,就怕观众接受不了。”

  “别把观众水平想象的那么低,消除文盲都多少年了?”

  “好了好了!我就是说一下,之前不发愁《胡同人家》什么时候播么?现在定了,三月末。”

  李沐拉回秩序,道:“现在研究第二部的问题,剧本准备的怎么样?”

  “目前打磨完善的有十五集,咱们可以先拍,一点不耽误。演员方面有些麻烦,人艺要排出新剧,时间上有冲突。”郑小龙。

  “尽量调配吧,最好是原班人马……那个晓刚啊,你之前说怎么着,不想接手?”

  “呃……”

  尤晓刚纠结片刻,道:“主要我拍过这个题材,想试试新作品。”

  “嗯?也没有新作品了,就这四部,外面有人找你了?”

  “没有没有!明年不四十周年么,我想搞部音乐艺术片,拍拍我们首都的生活状态。”

  这还真是他想的,名字叫《夜郎风情》。

  不过心知肚明的一帮人暗自滑稽,纷纷看向某人:你瞅你把尤导吓的!

  其实《胡同人家》成功了,导演获益最大,就当个工具人,省事还得名,干嘛不做啊?

  所以这叫要脸。

  “音乐艺术片?也行……那老鲁,你怎么样?”

  “我拍正剧习惯了,怕掌握不好喜剧题材。”鲁小威道。

  李沐犯愁了,中心一共也没几个导演。

  他正寻思要不要让郑小龙试试,忽听许非开口,“主任,我能承包这剧么?”

  (还有……)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