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四章 就你还想当忠臣?(第三更,求收藏)_大宋有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谓的番兵。番兵就是效忠宋朝的西番(吐蕃)或其他部族的军队,世代统领府州的折家军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

  童贯接着又道:“除了弓箭手和番兵之外,陕西沿边五路的抚司和下面的州军府县因为长久处于战时,因此都善于发动民伕,帮着西军转运兵粮,修筑城池。

  所以西北禁军在陕西作战时,左右由弓箭手和番兵相助,背后又有无数民伕转运输送,修筑城堡,绝不是孤军而战。

  可河北的情况完全不同。河北承平日久,连当地戍守的禁军都已经朽坏,遑论其他?西北禁军到了河北,不仅没了弓箭手和番兵,连负责转运输送和构筑堡垒城池的民伕都很难调集,可以说势成孤军!靠七八万连年征战,早就疲惫不堪的孤军,想要打败已经变成穷寇的契丹,当然是非常困难的......现在大王马上就要去河北领兵了,可一定要吸取老臣的教训,可不能孤军以战啊!”

  赵楷听完了童贯的言语,已经有些皱眉了,“太师,想在河北不当孤军恐怕也不容易吧?”

  童贯苦苦一笑,道:“老臣无计可施,但是大王总还是有点办法的。”

  “请太师指教。”

  “指教不敢,就说一些教训吧!”童贯看着赵楷道,“大宋祖制是不杀士大夫的......所以文官难治,有出身(进士)的文官更难治。大王到河北后,如有可能,就多用武资治地方。这武资如果办事不力,大王还可以军法从事,而文资若是误了事情,大王又能拿他们怎么样?这帮人打不得杀不得,只能好好哄着,怎么能打仗?”

  赵楷轻轻点头,心里不知怎么却想到了秦桧。秦桧是文资啊!看来不能随便找个理由就除掉......得拿到他卖国的铁证!

  “本王受教了,”赵楷拿定主意,又问,“不知太师还有什么金玉良言要说吗?”

  “金玉良言是没有的,”童贯叹口气道,“不过是一些吃败仗的教训......西军不可靠,胜捷军亦不堪大用。大王若想在河北成就大业,就不能指望他们,而是要再练新兵!

  而大王如果想练出真正堪用的新兵,则需牢记两点。一是所募之兵越土越好!二是所用之将越小越好!

  乡土之兵,朴素敢战,诚实可靠,远胜过西军那些兵油子。

  而少年之将,初生牛犊,朝气蓬勃,求胜心切,勇猛敢斗,比起老夫这等老朽之将,也不知强了多少。当然了,老臣所知在河北还有两三个老将是可用的......杨惟忠算一个,赤心队的刘宴也算一个。”

  童贯真的是掏心窝子了!

  他现在给赵楷提出的“三不要”,还真是金玉良言。

  这三不要,一不要文资官——不是不要读书人,而是尽量少用杀不得打不得的文资官。二是不要老将,童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