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4章 降温_我在末世种田求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十月份的天,果然没有让大家失望。

  月初还热的只能穿个薄外套,可月中,就得换上呢子大衣了。

  就怕到了月底,得换羽绒服。

  秋天如此短暂,还真是稍不注意,就连尾巴都抓不住。

  农科院在中旬的时候,把他们关于未能适应变异阳光的小麦种子,可否发芽的结果发布了出来。大家看后一头雾水,还是不知道这玩意儿能不能长成。

  其实农科院的大佬们也头秃。这段时间,他们已经抓了好几把混着的小麦粒播种了。

  可从发芽结果,根本就看不出哪些是适应阳光变化的,哪些是不适应阳光变化的。

  只能猜测中间长势稍慢,有枯萎迹象的是未能通过自然选择的。

  大佬们也播种了些枯萎麦穗上的小麦粒。

  只不过当初发现两种麦粒的时间有点晚,这种标本留下来的很少,他们不敢都霍霍了。

  可就从这发芽的状况来看,还真看不出个所以然。

  反正是见了绿了,可之后生长情况怎样,时间还短他们也猜测不出来。

  还有就是,他们更多的是在室内实验,跟外界环境差别还是挺大的。不清楚将这些麦苗扔到阳光下,会不会进行新一轮的自然选择。

  要研究的课题还有很多,可他们是真的来不及在今年秋种之前完成。只能把现有的成果跟大家分享,却是没有多少指导意义。

  不过,就算是农业大佬都给研究清楚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没有什么影响。

  他们当初收获的时候没有注意区分,把两种种子混在了一起。就算现在知道了不同,也是分不开了。

  又买不到其他种子,也只能就这么瞎种了。大不了最后收获一批苦味粮食,好歹能吃,总不至于饿肚子。

  其实专家们觉得,以现在的环境状况,更适合种植土豆红薯这类块茎可食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他们猜测,长在土里能大概率免疫阳光。

  只不过现在春秋短暂,冬夏漫长,让大家找不到合适的种植时间。总不能小麦水稻种到一半,薅了去栽这些需要几个月才能长成的粮食作物吧。

  倒是沈彦明和毕乔安听到此说法后,突发奇想,用收纳箱和纸箱做了几个种植框,分别种着土豆和红薯。

  也不知道在这么憋屈的小框框里它们能结几个能长多大。反正不占什么地方,就种种看了。

  他俩把种植视频发布到了微博里,结果就像最开始的种菜一般,吸引了一大波人跟风。

  对此俩人倒是挺开心的。能充分利用时间空间来丰富餐桌,不管对谁来说都是件好事。

  时间一天天过,气温越降越低。

  十月底,海市白天的最高温度才十度左右,而夜晚,接近零度。

  北哈市、西蒙市,还有北方其他城市,白天温度已经降到了零度以下。联盟担心今年刚刚修补过的暖气管道再一次被冻裂,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