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五章 最年轻的院士_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院士,向来都是聘请制。

  只有在某一行业内,做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同行都认,才会给予聘请。

  这种聘请后,自然有薪水。

  每月2000-3000。

  当然,当院士,完全不是为了这点薪水。

  那没有任何意义。

  原本,林一南当院士,还存在些许争议。

  主要的问题,还是他过于年轻了。

  就连博士,都少有这么年轻的,看起来更像是在校大学生。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样的年轻人,做到了许多科研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事情。

  “国内,从来没有什么少年天才。”

  “搞科研,往往是厚积薄发,量变产生质变,最终才有所成就的。”

  “能在这种年纪,就获得如此殊荣,也算是第一无二了。”

  温老很羡慕。

  他搞了一辈子,也没有评上院士这个称呼。

  可林一南,却做到了。

  聘书送达后,林一南留着请吃了顿饭,都是青山村的特产。

  同时,他也了解了新的缘由。

  “竟然是因为这场直播带货,给境内的整个农业研究机构盘活了,贡献重大。”

  “再加上之前的成就,也就成就了院士的位置。”

  “这种荣誉是终身的。”

  “院士的地位,等同于一省最重要的人物,地位相当超然。”

  “甚至,在科研经费上,也有这得天独厚的待遇。”

  林一南还是很开心的。

  至于江南农大的分院,此时已经全体师生一片欢腾了。

  这对所在学生来说,都是大好事。

  大大提升了知名度。

  普通学校之所以普通,就是因为没有出名的教授。

  而一旦有了名人,这个学校就没有那么普通了,晋升名校也变得更加容易。

  江南农大早就成为了名校,但在领域内,多了这个院士称号,将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事实上。

  如今的江南农大,话语权已经是业内最高的了,没有之一。

  如今在加上最年轻的院士身份。

  江南农大已经随着林南超然。

  “恐怕到了明年,江南农大的录取分数线,又要上升一大截了。”

  温老感慨,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毕竟农业这东西,没有人关注。

  只需要保障大家能吃饱饭,就可以了,这是最基本的需求。

  无论衣食住行,都是满足人民最基本生活的保障。

  当然……

  现在境内,普遍能保证衣食行。

  至于住……

  普遍买不起房子。

  但这跟林一南与温老来说,压根没有任何关系。

  山村呆的不舒服吗?

  这小村子里,青山绿水的,空气质量好到爆,食物品质更是相当不错。

  再加上食品堆积到吃不完的吃。

  在这里生活,的确相当满足。

  如果评价最具生活幸福感的地方,青山村绝对名列前茅。

  可惜,这地方终究还算是太小了,人口很少,不适应普通大众。

  能进青山村,可以说相当不容易。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