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六章 高原麦的试验田_我种地种成了世界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林一南彻底被这高原麦种震撼到了。

  实在能够改变生态环境。

  “这高原麦种,哪怕是全世界,都能播种!”

  很快,他便找到了立体的地图。

  上面有着高高耸立的青藏高原。

  这里,拥有辽阔的土地,无数奔腾的河流。

  甚至可以说。

  无论长江黄河,都源自于此。

  甚至,就连被阿三奉为神河的恒河,起源地也是这里。

  这里拥有最丰富的水资源,却因为海拔太高,气候不好,不适合农作物生长,只适合放牧。

  “现在牧区的圣火条件,依旧没有太好。”

  “虽说他们拥有很多牦牛,甚至牦牛价格很高昂,可那里的运输费用更高,以至于牦牛很难卖上价格。”

  林一南对于高原,还是很了解的。

  江南农大,便有高原种植的课题。

  实际上,高原种植,能够追溯到一千四百年唐朝时。

  当是大唐盛世,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求娶了文成公主。

  作为老丈人的李世民,更是相当大方,陪嫁了大量中原种子、以及诸多匠人,引领了文明。

  当然,有许多种子最终都没有种出来。

  但从那个时候开始,高原就已经从原始的游牧,变成了半游牧,半农耕。

  其中最有名的品种,便是青稞。

  这是上千年筛选下来的麦种,耐寒又耐旱。

  但产量,却是极低!

  即便多次改善,也只是从亩产八十斤,到了亩产三百多斤而已。

  相比小麦,终究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这高原种,可以彻底改变高原生态啊!”

  林一南握着麦种,找到了温老。

  此时温老享受着他的养老生活,而听说这麦种的奇异之后,更是惊讶的坐起来,仔细端详。

  “如果是真的话,这又是了不起的成就啊!”

  温老的手,都明显颤抖了。

  “现在国家在搞脱贫,而高原那块,因为地理环境的问题,尚且处于贫困地带。”

  “甚至许多牧人连字都不认识,只会放羊,除了畜牧外,也没有其他的产业。”

  “至于粮食以及其他物品,很大程度都要货车运上去,而高原缺氧,不单单人受不了,车也很难抗。”

  温老捏着麦种,深吸了口气。

  “高原的土地很多,拥有122万平方公里,很多地方都没有开发。”

  “若是这麦种真的可以种植,完全可以开发成新的产粮地,那里的牧人,很有可能因此脱贫致富。”

  高原地广人稀,拥有大量的牧场,并且很多地方,都未曾开发过。

  几乎也只有靠近,平原的地方,才有耕田种植。(服气了,连近,平两字连在一起都违禁)

  毫无疑问,耕种对土地的利用率,比放牧高太多!

  同样的一亩地,产出是放牧的20-30倍。

  但凡能够普及,不单单能改变高原人民的生活方式,当能将那里,变成新的粮仓!

  虽说只能种麦子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