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82章 青壮惨败,秦军止戈_人在秦时,浪到失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82章青壮惨败,秦军止戈

  庞煖和一众青壮派将领们都目光炽热地看向了嬴政,希望嬴政可以批准他们进行兵棋推演。

  嬴政犹豫了一下,没有即刻同意,看向了张机,似乎是在询问张机的意见。

  张机有些错愕,但旋即也反应过来。

  这些想要与庞煖进行兵棋推演的,都是青壮派的将领,而青壮派的将领,除了王翦之子王贲,杨端和之子杨翁子,以及李信、羌瘣、冯毋择和冯劫这四个郎官出身的以外,屠睢、任嚣、苏角、涉间等人都是他从底层培养起来的,腾这位死士营统领更是成为了他的家臣。

  而哪怕是王贲、杨翁子、李信、羌瘣和冯劫、冯毋择等人,也都是他一点一点提拔重用,给予机会开发其才干的,所以不管他承不承认,他都成为了事实上的青壮派领袖。

  嬴政也似乎默认了这一点,故而向他询问意见。

  张机眯了眯眼,扫向了一众青壮派的将领。

  这些青壮派的将领自然并非每个人都不服气庞煖,例如向来性格沉稳的王贲、蒙恬、杨翁子和任嚣等人便不会如此,但又有哪个年轻人能拒绝与庞煖进行兵棋推演的机会呢?

  无论胜败,这都是一场历练,是一场难得的机遇,就像是得到了与某位围棋国手博弈的机会一般可遇不可求。

  即便是惨败而归,那也是相当于一位当世一流名将的亲自指导。

  况且,张机也存了打击一下这些年轻将领锐气的心思,尤其是对桓齮和李信。

  这两人的用兵风格出奇的相似,二人作战都十分勇猛刚强,区别只是李信擅长的指挥大军发挥出勇猛的攻势,而桓齮则是擅长通过个人勇武来激励大军。

  而且二人还有一个相似的特点,喜欢剑走偏锋出奇兵,还容易飘和轻敌。

  桓齮和李信二人,在历史上都是战功累累的悍将,却都成为了秦国在平定天下道路上唯二的两场大败仗的指挥者。

  尽管李信是被昌平君背叛,不仅断了粮草供给还被前后夹击,但依旧不能掩盖他轻敌冒进,试图以二十万人伐楚的事实。

  而桓齮和李信最终的结局也并不好,桓齮战死于番吾,李信则是从此沦为副将,跟随王贲攻打辽东和临淄,虽然也立下了不少功劳,彻底失去了与王贲竞争的资格。

  嬴政还是没有立刻同意,倒并非他没有考虑到挫一挫青壮派的轻敌之风的打算,而是他最看重青壮派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他是真正属于他这一朝提拔起来的嫡系,更是由于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年轻君王,他更喜欢的就是那些锐意进取的年轻人。

  年轻人气盛怎么了?

  不气盛还叫年轻人么!

  思量再三,嬴政还是点头同意了。

  若是区区一场兵棋推演,就能将他提拔起来的青壮派将领的锐意磨平了,那么此等人也不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