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5章 学_回到明朝当首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片萧瑟,放眼看去,行人三两两,竟是看不见一家开门的铺子。

  康海坐在马车之上,撩着帘子,一路看遍,直至出了城,才有些不舍的闭上了眼。

  很快,约一个时辰,马车回到了京城。

  康海下车,一路走到紫禁城门跟前,噗通跪地,久久不起。

  不多时,弘治皇帝得到消息,平静了许久,最终化为一声叹息。

  房县新税的推行……失利了啊!

  “知道了,教他好生休养两日吧!”弘治皇帝说道。

  又能怎样呢?

  房县那边的事情,他一清二楚,事到如今,满朝文武,包括内阁这边都无可奈何,总不能指望那康海一人便完全推行新税吧?

  转过身来,弘治皇帝来到内阁,再度商议新税推广事宜。

  第二个推广的地方房县,已然定下,那便不能轻易改变。

  那么,在这诸多商铺都关门的状态下,要如何继续推行新税呢?

  说白了便是如何解决那诸多铺子关门的问题。

  此事不解决,日后再在其他地方推行新税法,仍旧会再碰到。

  绕不过去的!

  那么……怎么办?

  沉寂许久后,刘健试着道:“陛下,或可将新商税与农税联系起来……”

  弘治皇帝侧目。

  这话,他自是一听便懂。

  新的商税每年给朝廷带来的银子太多了,基于此前提,朝廷这边完全可以考虑见面百姓们的农税。

  只是……一边是商税,一边是农税……此二者似乎没什么关系吧?

  而就在弘治皇帝思考之间,一份奏疏传了过来。

  “翰林修撰杨慎上书?”

  刘健微微诧异,展开来看后,面色变得古怪了许多。

  弘治皇帝不禁有些好奇:“怎么了?”

  刘健想了想道:“陛下,这杨慎提及了……供需平衡。”

  供需?

  弘治皇帝也有些讶异。

  这两个字,他当然很熟悉,这些年来,所谓物以稀为贵,其实就是供需不平衡的一种体现。

  那么,在那房县,在诸多铺子都关门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供需平衡呢?

  “去,将那杨慎叫来。”弘治皇帝直接开口。

  三位阁老看了看,皆缄默。

  若要说来,杨慎此人的身份其实是有些敏感的,本是杨廷和的儿子,是传统儒学一派,然……这混小子确又是那宁远的弟子,被夹在了中间。

  而看陛下这意思……极可能是也教那杨慎来处理此事了。

  很快,杨慎赶至。

  弘治皇帝摆手,干脆道:“杨卿,你来说说,如何才能使得房县供需平衡啊?”

  杨慎弓着身,平静道:“禀陛下,臣以为……既然那房县的诸多铺子不开门,何不自其它地方运送货物过去呢?”

  嗯?

  这法子倒是简单直接。

  只是……教谁去运送呢?

  要知道,当下的运力,仍旧是个问题,况且即便是行商……或多或少都与当地的铺子有一定的关系。

  “你能解决房县百姓而今所需?”弘治皇帝直接问。

  “臣……愿一试!”

  “好,那你便放手去做!”

  弘治皇帝严肃道:“房县的新税法能推行开来,功劳甚伟,当重重嘉奖!”

  杨慎便老实应下,平平淡淡,看不出欣喜还是忧愁。

  直至晚些时候,房县的事宜已是传遍满朝,得知消息的康海直接找上了杨慎。

  “事态很严重,我回来那日,已经有四五人因为诸多铺子关门而死了。”

  康海直接道:“杨兄弟,莫管怎样……你一定要处置好此事,我……兄……先行谢过了!”

  言语间,重重鞠躬下去。

  杨慎忙是搀扶:“康老哥客气了,我尽力便是。”

  康海却是摇头:“不,一定要倾尽全力啊,我……哎……读了二十几年的书,喂了狗了啊。”

  说着,转身而去,身影落寞。

  “什么狗屁儒学,学个屁……”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