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六四章 发家_香江大亨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船王曹文锦家族独资拥有船只四十四艘,共一百五十七万吨数。另外,家族持有40%的万邦航运股权、%的马来西亚国家轮船公司股权,以及70%的泰国国家轮船公司的股权。

  曹文锦是目前的世界级船王之一。

  曹氏不像许氏,许氏是打定主意弃舟登陆的,而曹氏是根据全球航运的市道,随时调整船队吨数的。

  1981年,航运衰退之初,曹文锦毫不吝惜地减船。

  到八十年代末,航运甫现一线生机,曹氏又斥资九亿八千万港元,向日本大岛船厂一气订造5艘货船。

  曹氏认为,现都不看好航运业,长久下去,必会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航运的市景就会好起来,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盛衰的周期,有人说航运不可能永远兴盛,那么也就该看到,航运也不可能永远这样衰退。

  正如黎明前的黑暗,要顺利支撑到阳光普照航运业,并非一件易事。1992年,曹文锦在接受卢水忠先生的访谈中感慨道:林百欣是亚洲电视的大老板,他有一句口头禅:“做人最要紧是靠自己!”

  “由于现在运费价钱不高,但船只的开支却很大。记得1981年由美国运送:吨谷物到日本的运费是三十八美元,但现在,竟然是二十美元!在1957年一艘一万吨的船价值六十七万英镑(当时1英镑兑16港元),亦即是说一艘船价干多万港无,若以当年的市值计算,足够买一幢中环亚历山大大厦有余!可是,那艘船最后拆为废铁时的船价只是四万英镑。还有,1980年一艘二十五万吨的油轮要七千万美元,但到1985年时却只值两百万、三百万美元!

  “这门生意已愈来愈复杂,愈来愈困难。事实上,航运业彼此的竞争相当激烈,加上西方经济不景,亦直接影响了航运业的发展,很多规模大的船务公司都相继倒闭。”

  曹文锦执着航运,同时又深借“分散投资,分散风险”的道理,他从50年代后期起,就采取以航运为主、多元发展的策略。

  万邦集团的业务遍及东南亚,业务种类有近二十种之多!曹氏的万邦航运占万邦集团资产的:1/4,家族资产估值七十亿港元。

  曹氏对他各项投资的评价时说:“最大的痛苦是没有在香港投资地产!”

  而李志文身边的这世界船王的经历就更厉害了。

  解放前,江浙有“无宁不成商”的说法。经商是宁波人的传统职业,如果一个宁波人,10多岁还呆在老家不出外闯荡,会被人认为没出息。

  宁波自古就是东南沿海的重要商埠。鸦片战争后,宁波成为华夏最早开放的四大通商口岸之一。

  华商洋商汇集,氤氲的商业气息熏陶着宁波一市七县(鄞县、镇海、象山、奉化、定海、嵊泗、慈溪)的人们。

  如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