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章_细说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准噶尔占了伊犁一带(全新疆最肥沃的地方).于明朝末年把土尔扈特从塔城附近的雅尔逼走,迁去俄国境内的伏尔加河流域。剩下的两个卫拉特,也敌不过准噶尔。以乌鲁木齐一带为发祥地的和硕特,在清朝初年逐渐把主要力量移到青海。额尔齐斯河流域的杜尔伯特,更不足以与准噶尔抗衡。

  在康熙年间,准噶尔的领袖叫做噶尔丹。他的名字比雍正年间的噶尔丹策零少两个汉字“策零”。我们其实不妨称他为“老噶尔丹”;这“噶尔丹策零”可以称为“小噶尔丹”。

  老噶尔丹被康熙打败,自杀而死。他之所以自杀,是因为侄儿策妄阿拉布坦早已“归顺”康熙,于康熙的支持之下,袭取准噶尔老家,弄得他于兵败以后回不去。

  策妄阿拉布坦相当地“妄”。他派一个大将策零敦多卜驻在拉萨。这策零敦多卜其后被岳钟琪赶走。

  策妄阿拉布坦受了如此教训,却野心不死,又唆动青海和硕特的领袖罗卜藏丹津对清朝造反。结果,罗卜藏丹津又被岳钟琪(于年羹尧的指挥之下)打得落花流水,丢了妻子儿女,化装为一个老太婆,逃去新疆,请求策妄阿拉布坦保护。策妄阿拉布坦让他住在伊犁。雍正向策妄阿拉布坦要求“引渡”,被拒绝,雍正很气,但一时无可奈何。

  策妄阿拉布坦在雍正五年病死,领袖的地位由儿子小噶尔丹继承。雍正看不起小噶尔丹,想打。朝廷中有很多人反对,张廷玉却极为赞成。于是,雍正便调集五万精兵,交给一位身高貌美、善耍长枪大刀的傅尔丹,浩浩荡荡地开往外蒙古的科布多,由西北路进攻准噶尔。

  这是雍正七年(1729年)三月的事(雍正在上一年便已设了军需房,秘密准备一切)。傅尔丹的名义是靖边大将军,他是满洲镶黄旗人、开国元勋费英东的曾孙,在康熙征讨老噶尔丹之时,曾经受任为振武将军,驻扎阿尔泰。雍正三年,他驻扎在巴里坤。其后,内调为“内大臣”,在雍正六年升为吏部尚书。

  在雍正拨给靖边大将军傅尔丹的五万多人之中,有六千名是“京师八旗兵”,九千名是“车骑营兵”,八千八百名是奉天(辽宁)等处的兵。此外,又有从科尔沁各旗(辽北)与土默特各旗调来的蒙古兵。

  雍正虽不是一位喜欢穷兵黩武的人,对这次遣派傅尔丹出征的事,却十分铺张了一番,特地为傅尔丹在太和殿行了“授钺礼”,而且先期到太庙去祭告,到南苑去检阅车骑营兵。

  博尔丹到了阿尔泰山麓,颇想一鼓作气,越过此山,冲到伊犁,活捉罗卜藏丹津,雍正由军机处发下密旨,叫他不可轻进,并把他与进驻巴里坤的“宁远大将军”岳钟琪,在雍正八年召回京师,“面授机宜”。

  

  请收藏:https://m.bq90.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